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主题:诗句中的历史知识 | |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 左面的诗句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历史? |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度掷黄金。 | “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
百日求新为图强, 挽救危亡看康梁。 | 为挽救危亡康梁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其性质是什么? |
中山更要建共和, 天下无人奉君王。 | 左面的诗句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
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哲学、宗教 |
自然、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 |
历史、地理 |
文学艺术 |
合计 |
年平均数 |
|
1895年前 |
1 |
4 |
1 |
2 |
3 |
12 |
|
1896—1911年 |
38 |
172 |
366 |
238 |
136 |
958 |
63.86 |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