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2年《南京条约》
材料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 不平等条约名称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 | 中俄《瑷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 中俄《北京条约》 |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约40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1864年 |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44万多平方千米 |
19世纪80年代 |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 中国西北部 | 7万多平方千米 |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
材料四:“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
——节选自歌《松花江上》
结合上述材料,提炼有关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发生变化的观点,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D | 遵义会议的召开 |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