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6-2017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话。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举一反三
向志者学语文。海漄是一位励志者,执着追求阅读写作,终有所成。阅读海漄下面这篇成长经历文章,完成小题,体会他成长中学习语文的经验。

从热爱出发 (海漄 )

清晨,坐到座位上,让空调的凉意为身体和大脑都上足发条。于我而言,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我的人生似乎循规蹈矩,但又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不变的,是对于科幻写作的热爱。

父母都曾是企业职工,印象中他们朝九晚五,加班不多,却依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我。父母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有着朴素而正确的认知——多看看书总是好的。于是,离家不远的书店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虽然书店里的人并不算少,但与我年龄相仿并且独自一人的孩子,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孤独却自由,靠着单纯的热爱,在书海中流连忘返。

父母并不给我圈定阅读的范围。现在还留有记忆的作品包括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汤素兰的《阁楼精灵》……也许,我自小便表现出了对于幻想的热爱。当然,那时的我认为,自己所看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也不知道,这其中,还有一类被归于“科幻”范畴。我更想不到,在未来,它将陪伴我很久。

如果说少年时对阅读的热爱让我获得了什么,我想应该是自由。我的阅读,看似无拘无束,却为我在一片喧嚣中支起了一座玻璃房,我在其中自得其乐。

2003年上初中时,我读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从此之后,我正式确定自己对“科幻”的特别偏爱,成为一个“科幻迷”。每月一期的杂志完全不能满足我,我执着地搜寻着当时市场上出版的一切科幻书籍。

渐渐地,我走上了很多科幻迷都会选择的路,开始尝试写下自己的故事并投稿。一开始并不顺利。直到2011年,我的《惊情喀纳斯》,才在《今古传奇》上发表。很快我迎来了毕业,在初入社会的忙碌中,我一度放弃了写作。当时间来到2016年时,工作生活能游刃有余后,我重新捡起了写作。当我们一直热爱着什么时,就会发现,终有一天,我们能够与它再次相遇。

那座“玻璃房”还在,我必须不断用条条框框支撑它、稳定它。这些框架就是自律。于是,白天,我在现实世界中埋头工作。夜晚,我放下满身疲惫,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在动笔、收笔和发表时收获快乐。去年,我获得了“雨果奖”,它照亮了我有些茫然的脸。然而,强光过后,一切如故。我还是那个因为热爱、努力挤出时间写作的“业余作者”。

同样在去年,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个可爱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一周岁时,我的第一本短篇集《海漄怪奇故事集》出版了。我曾经不无得意地想,以后要给孩子读爸爸写的故事。但是,当它真正如孩子一般诞生时,我的想法变了。未来,等孩子长大后,我可以给他些什么?也许没有富裕的物质条件,我写的作品他也可能不喜欢,但我希望,自己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选择,支持他的热爱,为他提供一个安心的后盾和港湾。就像父母曾为我做过的一样,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热爱、有坚守的人。

明代徐霞客曾在游黄山时写道:“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山下攘攘,他却独居山间,整日静听大雪融化。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此生。

(选自2024年《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