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①
颜色、状态 | 熔点/℃ | 燃烧所需最低温度/℃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②二氧化碳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③在加热的条件下铜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你还能做的猜想是(写一点即可)。
①写出图1中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完成图1的实验,但事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一定量的;
③他们对图1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金属铜的性;
③与图1实验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①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猜想(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左边玻璃管上面的空气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标刻度线),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同时能观察到,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白色固体.左玻璃管上端的白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
提出问题:
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 |
实验结论: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
B | 除去NaCl和Na2SO4 |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
C | 检验NaOH是否变质 |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
D |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