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沭阳县沭河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考试试卷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⑴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⑵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②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③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举一反三

(1)小云从电视新闻中了解到: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氯胺(NH2Cl)、臭氧(O3)。
①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blank#}1{#/blank#} 。
②NH2Cl由{#blank#}2{#/blank#} (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blank#}3{#/blank#} 。
③NH2Cl用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blank#}4{#/blank#} 。
(2)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KClO3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1.2g

1.2gCuO   0.5g
1.2gMnO2  0.5g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blank#}5{#/blank#} 。
②若实验Ⅱ比实验Ⅰ的“待测数据”更{#blank#}6{#/blank#}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Ⅱ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blank#}7{#/blank#} 。(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Ⅲ和实验Ⅱ对比的目的是{#blank#}8{#/blank#} 。
(3)小雪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35.6g
反应后34.8g

①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blank#}9{#/blank#}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
②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blank#}10{#/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