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宁河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回答小题。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②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③常:一定。④置:弃置,放弃。⑤故:通“胡”,何,什么

(1)、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①故难也  

②行者常  

(2)、翻译句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荣峻 ,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 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②、邛崃祠部许公玉林,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贰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间,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③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二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水光鸦碧色,上潭水光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一至溪上,毂纹④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节选自明代李元阳《滇南游记——青溪三潭记》,有删改)

[注] 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杨仲琼,大理知府。③靡:冲荡。④毂纹:形容溪水微波如绉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