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在完成实践作业时,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刚刚切好的土豆片上,发现土豆片上立即冒气泡,他们对产生的气体、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土豆片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展开探究。
任务一:检验产生的气体
(1)先取
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后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土豆片,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blank#}1{#/blank#}产生。
任务二:探究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假设】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2)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项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结论 | 总结 |
方案一 | 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 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方案二 | 另取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无明显现象 | 土豆片{#blank#}2{#/blank#}(能或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
方案三 | 另取{#blank#}3{#/blank#}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blank#}4{#/blank#} | 土豆片能加快氧化氢分解 |
【反思评价】
(3)在上述探究实验中,“方案一”和“方案二”起的作用是{#blank#}5{#/blank#}。
(4)小萌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A实验:在方案三实验前后,各对土豆片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blank#}6{#/blank#}。
B实验:利用方案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待方案三的试管不再有气泡产生时,重新加入{#blank#}7{#/blank#},现象是{#blank#}8{#/blank#}。
【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最终得出土豆片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任务三:了解土豆片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表达交流】
(5)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符号表达式:{#blank#}9{#/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