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包钢四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选段歌词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
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 |
南方正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
B |
宋英宗时,“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
军费成为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 |
C |
《农政全书》记载,松江地区“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 |
手工纺织品的质量不如机器纺织品好 |
D |
清政府认为“宁波税额较轻,恐将来赴浙之洋船日众,日久生弊” |
清政府中断了中外贸易 |
材料一:明代财政收入情况表
年份 | 米麦(万石) | 布(万匹) | 绢(万匹) | 宝钞(万锭) | 银(万两) |
1430 | 3979 | 20.5 | 94.1 | 7388.9 | 32.9 |
1552 | 2659 | 13.3 | 32.0 | 2414.4 | 243.3 |
1621 | 2780 | 12.9 | 20.6 | 8.1 | 755.2 |
——摘《明实录》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