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犬权。
材料二:读图:
材料三:衣,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一一汉文帝
材料四: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一一一汉景帝
材料五: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王。可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材料一:他统一中国后,把“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天下事无大小皆取决于上”。还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那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摘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材料一:秦朝统一后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对中央百官的纠弹,这一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正式建立,此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制度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权力监督的重要手段。监察制度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成功之作,在专制集权统治之下,它对权力滥用的预防和制裁作用非同小可。
﹣﹣《中国古代的权力监察制度孙季萍》
材料二: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正式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内容
类别
人口(万)
郡(个)
中央
450
15
封国
850
39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