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九十        焉置土石 C、跳往助        旁睨而揶揄 D、杂然相       陷入尺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不   可   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②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4)、读【甲】【乙】两个文段各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③秦王色                           ④长跪而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