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精神发祥地考察调研.兰考的部分土地属于盐碱地,在春秋天地面会泛出白色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当地地里采集了样品,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盐碱地泛出白色物质可能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和硫酸钠等物质.

②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中都含有氯元素,如图1是氯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 C、该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后,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图2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2)、同学们将样品放入适量水中,搅拌后样品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澄清的溶液.

①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请推测:该样品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一定不含有什么物质

②乙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样品的成分,做了如图3实验:

操作A的名称是;由以上实验分析,该样品中还含有什么物质

(3)、棉花适宜生长的pH为6﹣8的土壤中.设计实验检验当地是否适合种植棉花,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4)、丙同学取10g盐碱地泛出的白色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20.0g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得知烧杯内溶液总质量为27.8g,请计算: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该白色物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龙门、宋野等,原文有删改)

咸鸭蛋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品,咸鸭蛋黄还是制作粽子、点心等食品的材料。咸鸭蛋中富含锌、钙,对儿童身体及骨骼的生长有帮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贫血。

资料1:腌制原理

咸鸭蛋在腌制过程中,食盐通过蛋壳及蛋壳膜不断向蛋内渗透,虽然没有改变蛋白质及脂肪的成分,但却改变了蛋白中蛋白质的特性及蛋黄中脂质含量。

资料2:腌制过程

腌制鸭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鲜蛋→检验(照蛋)→洗蛋→晾干→放入食盐水溶液中装罐→腌制。一般腌制30天,就能得到味美的咸鸭蛋。资料显示,将晾干后的鲜鸭蛋放入1%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盐酸溶液发生反应,蛋壳表面的毛孔增大。放入饱和的食盐水中,溶液更易通过蛋膜进入蛋清,只需7天左右就可腌制出合格的咸蛋(蛋内的食盐含量及蛋黄内的油脂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口感很好。

资料3:影响咸鸭蛋品质的因素

咸鸭蛋的蛋黄指数是鸭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蛋黄指数越高,品质越好。不同腌制条件对蛋黄指数的影响如下所示。

资料4:咸鸭蛋的食用

咸鸭蛋与鲜蛋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但咸鸭蛋中钠、钙、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比鲜鸭蛋高。特别是含钠量高,折算成含盐量,每只咸蛋含盐在6g以上。长期高盐摄取是造成高血压、胃粘膜受损等疾病的原因。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