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练习(12月)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整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来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释】①先生:老师,这里指戴震。②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③蕴蓄:蕴藏,积蓄。④就傅:跟随老师,⑤门人:学生。

(1)、画线句子“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B、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C、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D、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3)、阅读选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品质?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 , 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➀九疑: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②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③虺(hui):一种毒蛇。④蠲(juān):除却污秒。⑤浏如:水很清的样子。⑥酾(shāi):疏导。⑦庑(wǔ):堂下四周的屋子。

文言文阅读;请你根据要求,完成“边塞·战争”类文言文·主题整理单。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蒸火 , 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故事:按旧例。②虏人:敌人。③移文:发文书。④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⑤交缚:交叉缚扎。⑥燕火:点火。⑦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