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相信很多人都试图培养良好的习惯改变自己,但结果往往是心潮澎湃立下誓言,最终陷入无法坚持的懊悔中。因为两大阻力阻碍着习惯的养成,一是无法开始行动,缺乏勇气和动力;二是无法坚持下去,缺乏意志力。微习惯,可以帮助你。

什么是微习惯?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比如,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30字,把每周看一本书缩减成每天看5页,把每天背100个单词缩减成每天背5个……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小到你不好意思不去完成。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相反,你每天的成功会帮助你提升自我效能感,一不留神的超额完成任务会让你获得满足和自信,增加坚持下去的惯性,提升习惯能力。微习惯它不会花费你太多时间,在完成微目标后,你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1)、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上文,概括微习惯在习惯养成中的优势。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它的语言的地域色彩与其他名著不同。它不像《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那样,是以一种地方话作为基础方言,形成全书的语言色彩,而是既有大量的山东话,又有大量的江浙话。两种方言构成了全书语言的地域色彩。

    《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彩,与《水浒传》成书之前说话艺术发展的历史、与宋代“靖康之变”后 南北文化交流、其中包括说话艺术中心南移这两个因素直接相关。我国的说话艺术源远流长。大约在中唐时期,说话就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大众的独立的艺术品种,到北宋时期,说话进一步发展,分为小说、说铁骑儿、说参请、讲史四家,还有了专题说话艺人、献艺的固定场地。当时的汴京成为全国的文化也包括说话艺术的中心。靖康之变后,杭州成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方官话作为一种强势方言,集中、成片地进入汪洋大海般的吴语区。同时,杭州原居民使用的吴语方言,因为有周围广大吴语区为依托,也不会被北方官话代替。两种方言在并存并行的局面中,经过长时期的交流、碰撞、磨合,就形成了以两种方言为基础的混合型的方言。《水浒传》的语言就是在这种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近代以来,学术界公认《水浒传》是在宋元说话艺术的基础上成书的。南末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的《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这四种话本的名目,应当是最平出现的小本水浒故事。最早讲说这些水浒故事的,是南宋初年南移入杭州的鲁西南籍山东人。他们以山东人用浓厚的山东乡音讲说发生在山东的英雄好汉的故事,受到新移居杭州的广大北方市民和北方士兵的热烈欢迎。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杭州,他们的受众必然也有或多或少的杭州原居民,因此他们在讲说时也就不能不注意适当吸取一些吴语词汇,以吸引原居民。同时,他们的行业晚辈承传人,这些自幼生长在杭州的年青一代,在严格遵循父老、师尊的说话家数、规矩和口耳相传的水浒故事内容的同时,在讲说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掺入了更多吴语方言词汇和句式。而且年代越久,承传的辈分越多,故事中的吴语方言色彩越重,以至达到了并存并行的程度。经过几代说话艺人淘沙取 金、删芜存精般的千锤百炼,水浒故事发展到南宋后期的《宣和遗事》具有整体框架的三十六人的大故事,最后到思想、艺术俱臻成熟的元代后期的“施耐庵的本”,水浒故事的基本内容、篇章结构、语言风格终于定型化,再也容不得后辈艺人随意作出改动了。直到元末明初经罗贯中最后“编次”成为定本的百回《水浒传》,罗贯中虽然作了一些加工和增益,但对我们前面指出的那些基本部分, 并未触动。

    总之,《水浒传》语言以江渐吴语方言和山东方言为基础方言构成的双重地域色彩,是在南北宋交替之后,在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现象;是当时文化中心南移,大批北方包括山东籍说话艺人移入杭州,说话艺术在一个南北两方的人们群居共处、两种方言并存并行的特殊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产物。这种双重语言成分,由于经过几代艺人千锤百炼的功夫,它们和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放射出强烈的艺术魅力,显示出有别于其他长篇名著的独特风格。

(摘编自李永祜《<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彩与南北文化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尾焰喷薄而出,闪烁着多彩的光芒映透整个夜空。山坡上、海岸边,人们欢呼、庆祝,目送长征五号全力托举嫦娥五号向着月球飞驰而去。

23天后的12月17日凌晨,内蒙古四子王旗。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

嫦娥五号探测器重达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任务实施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共同完成,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中“回”的主任务,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决心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九天云外揽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纪实》)

材料二:

在航天材料耐腐蚀领域的创新,让韩恩厚获得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此前,中国的探月探测器均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基于发射效率、安全性及运输便利性考虑,嫦娥五号的发射场地在海南文昌,镁合金表面涂层因为环境的变更迎来了新挑战。

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处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带,具有“高温、高湿、高盐”的特点,这种环境将加速材料的腐蚀失效进程。记者了解到,所有文昌发射的航天部件需要经历长达五到七天的海上运输,且一般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式发射,较长的储存期将对航天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带来极大的考验。

韩恩厚团队从镀液组分、预处理状态、化学镀工艺步骤及后处理参数等工序进行大量系统的尝试及优化,并对凹槽、孔隙等特殊位置的细节处理进行针对性改进,最终研制出了满足新环境的镁合金防腐导电性镀层。

从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十年来,韩恩厚团队在一层薄薄的涂层上呕心沥血。2020年3月,由他担任院长的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落户广州市黄埔区。研究院以耐腐蚀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腐蚀防腐涂料与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监检测技术、结构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七大技术为主研发方向。

“对于需要更长时间在海洋环境使用的镁合金部件,现阶段的镁合金导电镀层防腐效果仍有较高提升空间。要使其适用于更广阔的应用领域,镁合金表面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他表示。

(摘编自《“嫦娥五号”背后的广州力量!十年钻研,只为薄薄一层涂层》)

材料三: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此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可谓是东方大国在航天航空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表示,东方大国有计划地、毫不声张地向目标迈进,正成为航天领域的领先者。这一成功将为获取月球大陆宝藏打开大门,这意味着人类在21世纪将开始月球开发。法新社表示,这是40多年来继美苏之后人类首次完成采集月球样品的任务。东方大国一枚携带着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的无人探测器周四凌晨安全着陆,再一次高调展示了其成为航天超级大国的雄心。路透社表示,东方大国的月球探测器重返地球,这次任务的成功将使其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的第三个检索月球样品的国家,而后者是44年前启动最后一次成功的月球样品检索任务的国家。西班牙世界报则表示,这是东方大国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复杂的太空行动。

(摘编自快资讯《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中国航天赢得世界同行赞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同病相怜

欧•亨利

窃贼迅速爬进窗口,然后不慌不忙地干起来。

这幢房子是私人住宅。窃贼点燃了一支烟卷,开始悄悄地踱来踱去。他口袋里揣着一把三八口径的手枪,老是沉思地嚼着薄荷口香糖。

房子里的家具都用遮尘布蒙着。银器一定藏在远处的保险库里。窃贼并不指望有什么“意外收获”。他的目标是那间灯光暗淡的屋子。在那里可能捞到一些公平合理的职业利益——一些零钱、一块表、一枚宝石领针——他并没有不合理的非分之想。他看到窗子开着,便抓住了机会。

他悄悄地推开那间亮着灯的屋子的门。煤气灯火苗捻得很低。床上有一个人躺着。梳妆台上放着许多杂乱的东西——一卷皱折的钞票、一块表、钥匙、三个扑克筹码、压扁的雪茄、一只粉红色的绸发结,还有一瓶准备早晨提神的、还没有打开的溴化矿泉水。

窃贼向梳妆台走了三步。床上的人突然发出一声尖厉的呻吟,睁开了眼睛。他的右手塞在枕头下面,停住不动。

“躺着别动。”窃贼用平时谈话的声音说。床上那个人瞅着窃贼手枪的圆孔,果然躺着不动。

“现在举起双手。”窃贼命令道。

那个市民留着两撇尖尖的、灰褐色的小胡子,活像一个行施无痛手术的牙医师。他显得殷实、自恃、暴躁而不耐烦。他在床上坐起来,把右手举过头顶。

“另一只手也举起来,”窃贼吩咐说,“你也许两手都能使唤,快一点。”

“另一只手举不起来。”市民愁眉苦脸地说。

“怎么回事?”

“肩膀害风湿。”

“发炎吗?”

“以前发过。现在炎症往下转移了。”

窃贼站了一会儿,把枪对着那个患风湿症的病人。他看看梳妆台上的物品,又发窘地掉过眼睛看看床上的人。接着

“别站在那里扮鬼脸,”市民不痛快地厉声说,“你既然是来抢东西的

“对不起,”窃贼咧着嘴说,“我刚才也犯了病。风湿症和我碰巧是老朋友,如果换了别人,也许早就开枪了。”

“你害了多久?”市民问道。

“四年啦。我想那不能算完。你害上这个病,一辈子都不会好——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试过响尾蛇油吗?”市民很感兴趣地问道。

“用过好几加仑了,”窃贼说,“假如我用来炼油的蛇首尾相连,它们尾巴的响声可以传到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再传回来。”

“有人服用契塞勒姆药丸。”市民说。

“咄!”窃贼说,“我吃了五个月。不管用。那年我喝芬格汉姆药水,抹吉列油膏和波特止痛剂;但是我认为起作用的还是我揣在怀里辟邪的橡叶。”

“你的风湿是早晨还是晚上痛得厉害?”市民问道。

“晚上,”窃贼回答说,“正当我最忙的时候。喂

“从来没有。你犯起病来是一阵阵的痛呢,还是持续的痛?”

窃贼在床脚坐下,把手枪搁在叉起的腿上。

“突然发作的,”他说,“往往在我没有料到的时候痛起来。我不得不放弃爬二层楼的活儿

“一点不错。我花了千把块钱,没有一点好转。你有没有发肿?”

“早晨有点肿。碰到要下雨的天气——哎呀,老天!”

“我也这样,”市民说,“像桌布那么大的一块潮湿空气从佛罗里达到纽约来的时候,里面泪水的潮气会害我的左手像害牙病似的悸痛。”

“痛得彻骨一上帝!”窃贼说。

“你说得对极了。”市民说。

窃贼垂下眼睛看看他的手枪,很尴尬地装出随便的样子把它塞进口袋。

“哎,老兄,”他不自然地说

“去它的!”市民怒冲冲地说,“不如搽饭店里的黄油。”

“当然,”窃贼同意说,“这种药膏只配给小米尼擦擦被小猫抓破的手指。我想起来了!我们拿它没有办法。我发现只有一样东西能减轻这个毛病。知道吗?舒经活血、延年益寿的老酒。喂——这件事算啦——对不起——穿好衣服,不过,喔!又痛了!”

“一星期来,”市民说,“没人帮忙,并且——”

“起来吧,”窃贼说,“起来吧。我帮你穿。”

疼痛像潮水似的回来,淹没了市民。他摸摸他那灰褐色的胡子。

“这未免——”他开 始说。

“你的衬衫在这儿,”窃贼说,“起来吧。我的一个熟人说,结果他能用双手打领结。”

他们走出门口时,市民转身想回去。

“我把钱忘啦,”他解释说,“昨晚放在梳妆台上了。”

窃贼拖住他右手的袖管。

“来吧,”他爽快地说,“是我请你出来的。你甭管啦。喝酒的钱我有。有没有试过金缕梅皮止痛水和冬青油?”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