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漫画家焦心河发表于1937年秋的漫画作品《拥军》。下列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变化明显 B、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 C、敌后战场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D、全民族抗战精神深得民心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材料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实际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函件

材料二: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城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大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的皇冠落地,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民族复兴洗刷耻辱】

材料四: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

【民族独立当家作主】

材料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民族强盛统一在望】

材料六: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

【民族发展传承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