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读图理解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并不断创造出水稻高产记录。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多万公顷,赤峰市很多地区也在种植水稻。下图表示水稻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描述的是图一水稻的C作用。请写出该作用的反应式
(2)、图二是某生物小组探究“水稻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将图中的操作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水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A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循环。
(4)、遇到涝害时要及时给稻田排水,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在护绿、低碳上应该做些什么?。(回答一条即可)
举一反三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请据图回答:

(1)水稻从土壤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1中的{#blank#}1{#/blank#}(填序号),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lank#}2{#/blank#}(填生理活动)。

(2)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所示细胞在结构上没有{#blank#}3{#/blank#},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谷粒属于水稻的{#blank#}4{#/blank#}器官,由图2的[b]{#blank#}5{#/blank#}发育而来。

(4)农谚“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请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释“黑夜下雨白天晴”的气候条件能增产的原因{#blank#}6{#/blank#}。

水稻的稻壳顶端有的有芒,有的无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5)水稻亲代与子代之间出现有芒和无芒差异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blank#}7{#/blank#}。

(6)根据以上遗传实验可判断无芒是{#blank#}8{#/blank#}(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7)已知有芒和无芒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A、a表示),实验一中子一代有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lank#}9{#/blank#}。若将实验一中的子一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水稻所占的比例为{#blank#}10{#/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