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崇明区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材料二:

与王介甫第三书①

宋·司马光

①光惶恐再拜,重辱示谕,益知不见弃外,收而教之,不胜感悚,不胜感悚。

②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②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岂汝威?用奉畜④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⑤。”又曰:“非废厥谋,吊由灵⑥。”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③幸恕其狂愚。不宣。光惶恐再拜。

(注释)①本文为司马光回复《答司马谏议书的书信。②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③荡析离居:家人离散,没有定居。④奉畜:抚养⑤攸箴:所规诚。⑥吊由灵:吊:善,指迁都善事。灵:专门负责占卜的人,据说可传达上帝的命令。

材料三: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本词是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所作。

(1)、古汉语很多实词的义项往往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请为以下加点词选取对应义项的成语。

义而后动(   )夫议法以授有司(   )

A.宽宏大度  B.审时度势  C.虚度年华  D.贪墨败度

(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故今具道所以 B、而不见可悔故也 C、恐介甫之座 D、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
(3)、把材料一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4)、材料二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B、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C、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D、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5)、材料一、材料二中都使用了盘庚的事例但作用迥异,请作简要分析。
(6)、材料一、材料二均为驳论文,请结合两文内容对驳论文的批驳方式作简要概括。
(7)、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王安石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半山羁旅词选》 B、《荆公诗余》 C、《拗相公送别》 D、《临先生绝句》
(8)、简要概括材料三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复鲁絮非书(节选)

(清)姚鼐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________。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鸪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 , 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 , 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

【注】①绌(chù):通“黜”,退。②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巩。③廉肉:《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孔颖达疏云:“廉,谓廉棱,肉,谓肥满。”比喻风格峻峭硬瘦和丰满润泽。④雅驯:典雅,顺畅。古人多称文辞善于修饰为“雅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上舍登第。靖康元年,权应天府。逾年,诣济州谓康王言,南京为艺祖兴王之地,请幸之以图大计。王即位南京。建炎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上疏言“仁义者,天下之大柄,中国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苟失其柄,则不免四夷交侵之患。国家与契丹结好,百有馀年,一旦乘其乱弱,远交金人为夹攻计,是中国失其柄,而外侮所由招也。陛下即位宜壹明正始之道思其合于仁义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则可以攘却四夷绍复大业矣”上嘉之。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徙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三年,上自镇江南幸,留胜非经理。未几,命为控扼使,已而拜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故事,命相进三官,胜非特迁五官。会王渊签书枢密院事兼御营司都统制,内侍复用事恣横,诸将不悦。于是苗傅、刘正彦与其徒王钧甫、王世修谋,诬渊结宦官谋反。正彦手斩渊,分捕中官,皆杀之,拥兵至行宫门外。胜非趋楼上,诘专杀之由。上亲御楼抚谕,傅、正彦语颇不逊,胜非乃从皇太后出谕旨。傅等请高宗避位,于是太后垂帘,高宗退居显忠寺,号睿圣宫。傅、正彦乞改年号及移跸建康,胜非以白太后,因议恐尽废其请,则仓卒变生,乃改元明受。四月朔,胜非率百官诣睿圣宫,亲掖上乘马还宫。苗傅请以王世修为参议,胜非曰“世修已为从官,岂可复从军”? 上既复辟,胜非曰:"臣昔遇变,义当即死,偷生至此,欲图今日之事耳。"乃乞罢政。上问谁可代者,胜非曰“吕颐浩、张浚”。问孰优,曰“颐浩练事而暴,浚喜事而疏”。上曰“浚太年少”。胜非曰“臣向被召,军旅钱谷悉付浚,此举浚实主之”。 御史中丞张守论胜非不能预防,致贼猖獗,宜罢。不报。授观文殿大学士,寻除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江州。绍兴元年,马进陷江州,侍御史沈与求论九江之陷,由胜非赴镇太缓。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五年,应诏言战守四事,起知湖州,引疾归。桧得政,胜非与秦桧有隙,废居八年,卒,谥忠靖。

(节选自《宋史 朱胜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上欲伐魏。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上曰:“虏所恃者唯马。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秋七月庚午,诏曰:“比得河朔华戎表疏归诉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芮芮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经略之会实在兹日”是时军旅大起。以兵力不足,悉发六州三五民丁。有司又奏军用不充,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乙亥,使王玄谟进围滑台。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余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先是,钟离太守垣护之闻魏兵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玄谟不从。萧斌遣沈庆之将五千人救玄谟。会玄谟遁还,斌将斩之,庆之固谏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斌乃止。魏永昌王仁攻项城,拔之。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使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式。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下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有流失贯康祖颈,坠马死。余众不能战,遂溃,魏人掩杀殆尽。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民皆荷担而立。上登石头城 , 有忧色,谓江湛曰:“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