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资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旨在号召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今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季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1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
    (2)《生物安全法》中规定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残留的管理,因为这些药物残留可能会沿1逐渐积累危及人体健康,也可能污染环境;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2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答案】
    (3)过度放牧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1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
    【答案】
    (4)“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个人行为不利于保护自然的是( )。
    A . 随手关灯 B . 光盘行动 C . 放生巴西龟 D . 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
    (5)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0次 +选题

  •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