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宋太祖
材料三:行文自“起讲”开始,就须“入口气”。即代圣人孔子或贤者孟子、朱熹等人的口吻说话。谓之“代圣贤立言”。至于代言的内容,也不能凭空捏造或搞乱了时代,只能依照“朱注”的文字加以构思。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必遭黜落。
——赵伯陶《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①隋炀帝 ②秦始皇 ③元世祖 ④宋太祖 ⑤宋高宗 ⑥唐太宗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材料四:(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①分割相权 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文臣掌地方行政 ④控制地方财政 ⑤设通判
【古代教育】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近代教育】
材料二: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现代教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