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对几位《意见》制定的参与者、研究劳动教育的资深学者、北京和地方劳动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记者:区别于过去,“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有哪些明显的特征?要避免哪些理念和原则上的误区?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实施“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突出倡导三种劳动表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要大力发扬三种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檀传宝: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脑力劳动比重增大,服务性、消费性的劳动比重增大,复合性劳动、创造性的劳动比重增大。要注意体力劳动的一面,但不能仅仅把劳动理解为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
记者:北京十二中有数十年劳动教育的传统,还拥有校办工厂;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坚持开展劳动教育也有十五六年了,本报曾进行专门报道。万事开头难,两位校长能否谈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初期遇到过哪些困难?
李有毅:起初,学校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中,受限于以往的思维定式和政策文件的表层解读,没有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范畴和实施路径,没有将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到学校的实践中。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首先调整对劳动的认识,认为劳动的基本任务包含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劳动和育人的结合。学校将劳动作为一种上位概念融入到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予以统筹安排。再其次,将课程作为劳动与教育的结合点。2018年起,总校制定劳动教育贯通课程实施方案,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小初高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
方少文:其中一个难点是和家长的沟通。对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一开始是比较冷淡甚至反感的,也有担心使用工具的安全问题。学校首先通过家长会、书信反复沟通,然后请家长轮流参与到劳动课堂中来,让家长感受孩子们对劳动的喜爱与收获,通过孩子们在劳动以后的悄然变化,家长们逐步认可、配合、支持并引领辐射到邻居、同事、亲友中。
记者:尽管有过曲折,但两位校长克服困难,把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坚持开展劳动教育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有毅:应该是学生明显的进步。我们看到,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既能用其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又能感受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培育对劳动者的尊重,可谓益德益智;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能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可谓益体;学生还可以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感知和创造劳动的美,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实现益美。
方少文:坚持劳动教育为学生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劳动意识大大增强,劳动态度端正;劳动技能大大提高;高年级初步了解了农事劳作和职业技能;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主动为他人着想,为父母分忧,关心社会与环境。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能独立做一桌菜的小学生不在少数。
(摘编自《新时代如何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中国教育报》2020-04-23)
材料一:
闲暇教育亦称余暇教育,指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指教会人们具有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志趣的本领。它是随着现代化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导致人们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加而产生的。由此我们知道,闲暇教育是指利用个人劳动、工作学习之外的余暇时间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笔者大胆假设:从时间角度来说,闲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此外,闲暇教育也可用于指对人们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侧重如何娱乐消遣、如何安排个人余暇时间等。
闲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之余,能摆脱现实生活的内外压力,步入一种审美的人生本然状态,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自然生活。培养能操持闲暇的个体,使每个人学会沉思和形成庆典式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养成闲暇习惯,树立闲暇精神,逐渐生成个人安闲的生命境界,这就是闲暇教育的精髓。
(代安娜、佟莹莹《闲暇教育与休闲教育》)
材料二:
初中生闲暇生活进行的活动调查(N=582)
序号 |
活动项目 |
活动人数 |
1 |
看电影电视剧 |
80% |
2 |
上网浏览 |
75% |
3 |
玩电脑游戏 |
67.3% |
4 |
进行体育运动 |
60.9% |
5 |
阅读课外书籍、报纸 |
55.2% |
6 |
各种形式的学习 |
45% |
7 |
逛街购物 |
37.6% |
8 |
旅游参观 |
24% |
9 |
朋友聚会、走亲戚 |
35.6% |
10 |
无所事事 |
17.8% |
尽管初中生对于闲暇生活的意义有着肯定的态度,但不同学生对闲暇生活理解是有偏差的。在安排闲暇活动时,78%的学生是没有计划的,并且对各种闲暇活动的理解水平也比较低,只是为了单纯地寻求刺激、娱乐、轻松。在区别学习与闲暇的意义上,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取的能力和知识没有闲暇活动时获的知识和能力多。69%的学生对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关注学习多于关注闲暇生活表示不满。86%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多关注自己的闲暇生活并表示希望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能够提高。
(摘自:杨晨《初中闲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材料三:
闲暇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包括某人在完成职业、家庭、社会职责之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发挥的各种事情,可以是休息,可以是娱乐;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参与社团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各种有关闲暇价值观的内容,如中西闲暇价值观的比较;②使人生活愉快的各种活动,如欣赏音乐、观赏电影;③自由发展个人才能的各种活动,如体育锻炼;④陶冶性情的各种活动,如户外消遣、进行社会交往的各种活动,如旅游等。
闲暇教育的课程可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闲暇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一些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闲暇活动课程则是组织培训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的活动为主,大体上包括以下四类活动:一是陶冶情操、充实精神境界的活动,比如学习书法,欣赏戏剧、影视等;二是有意义的体育活动;三是科技及其他创作发明活动;四是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
(冯文全:《论闲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