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材料三、读右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的改革成功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探究一】人民的智慧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懈探索和不断创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类别一:生产工具 事例:翻车 简介:魏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其,制成提水工具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 | ||
类别二:医学名著 事例:《伤寒杂病论》 简介: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类别四:A 事例:B 简介:C |
类别三:工程建筑 事例:都江堰 简介: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这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绝无仅有。 |
【探究二】人民的力量
材料二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召令徒属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时,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后汉书•皇甫盖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探究三】人民的精神
材料三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