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多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
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举一反三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blank#}1{#/blank#}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blank#}2{#/blank#}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blank#}3{#/blank#}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blank#}4{#/blank#}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因{#blank#}1{#/blank#}热(填“吸”或“放”)而{#blank#}2{#/blank#};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blank#}3{#/blank#}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都会发生{#blank#}4{#/blank#},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此过程要{#blank#}5{#/blank#}热(填“吸”或“放”)。
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关于“霜前冷,雪后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寒冷的冬天,房屋门窗玻璃{#blank#}1{#/blank#} (选填“外”或“内”)侧出现的水珠是属于{#blank#}2{#/blank#}现象,路边草坪上的霜是属于{#blank#}3{#/blank#}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3 滑轮(基础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培优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基础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