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增强党的领导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国民党当局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
(2)、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
举一反三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的正确决策是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红军长征大事记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重重包围。飞夺泸定桥,保障中央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爬大雪山,过大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②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节选)

一个新的时期,和平建设的时期,已经来临了!中国共产党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