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阅读回答问题。

家乡的春节

    ①按照湖北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②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④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⑤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⑥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福,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完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⑦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人日” 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一正月初七, 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⑧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年快乐吉祥。 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1)、选文第⑤段采用( ) 的结构形式。
A、分一总 B、总一分一总 C、总一分
(2)、“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中“日夜不绝”的意思是,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 。“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祭祖'中“必定”一词说明了
(3)、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其中详写了除夕和这两天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误。

①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可以杀鸡宰鸭来庆祝节日。

②正月初三这天,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③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预示新的具, 一年快乐吉祥。

(5)、正月十五点灯,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思考一下,你还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吗? (至少两例)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一块砖

   “雯雯,该去倒垃圾了!”“哎,知道了。”我愉快地应了一声,提起垃圾斗往外走。“哦,顺便到工地带两块砖回来垫炉子。”妈妈小声对我说。“这砖是公家的呀!”我脱口而出。“公家会在乎这两块砖吗?快走!”妈妈的脸拉长了。我只好默默地提起垃圾斗向外走去。

    倒完垃圾,我来到工地上。工地上静悄悄的,静得让我发怵。我弯下腰,拿眼偷看了一下四周,寂静无人,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月亮姑娘悄悄地躲入云里,黑夜似乎在向我施加无形的压力,使我喘不过气来。我飞快地拾起一块砖。不知怎的,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我上三年级时一次拾到拾元钱,交给老师受到表扬的事。忽然,我觉得身子软绵绵的,像逃避罪过似的,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家里走去。

    “啪—,啪—”我的脚步声在楼梯响起,妈妈忙把门打开,一把把我拉进门,关切而轻声地问 怎么样 砖太重 我拿不动 这时我竟用异乎平静的语气说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隔壁传来了刚回来不久的爸爸和妈妈的谈话声。

    “雯雯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叫他拿块砖,却说砖太重。”“孩子认识到这块砖的重量,他长大了!”爸爸、妈妈的谈话声越来越小。

    我躺在床上,看到月亮从黑压压的云层里钻出来,皓洁的月亮洒满大地。我愉快地进入了梦乡。

现代文阅读

崂山的瀑布

    崂山不高( )不如泰山那样雄伟( )华山那样险峻( )黄山那样奇丽( )恒山那样秀美( )却有其独特的风采(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 )左边是山( )右边就是海( )人在山海之中( )立刻感到心胸开阔( )静气怡神( )

海的宽阔让山自愧不如,而山中也有一景让海望山兴叹,那就是瀑。

    从山脚拾阶而上,首先看到山谷中奔腾的溪水。再往上走,水流渐渐地宽了,在一个低洼处蓄成了一个小潭,前边有一道白练隐约可见,隆隆的水声传入耳际,这便是“龙潭瀑”了。

    龙潭瀑很壮观,高几十米,宽六七米,上窄下宽,像一把微微打开的玉扇悬挂在山石上。虽称不上“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也从空中直泻而下,像是哪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向人间挥洒着玉液琼浆。捧一口喝下去,顿觉爬山时的倦意和满身的暑气全消,清凉直透心脾,唇边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真正的玉液琼浆还会比这崂山的水好多少呢?

    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了一个不大的水潭!是龙潭。潭水清澈透明,瀑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清水倒映出了天、云、水、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了金色的画框,使人不得不叹息,谁能在水上作画呢?大自然真是不能企及的能工巧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望月

赵丽宏

    ①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②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③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shēng)。

    ④“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________(凝望  眺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⑤“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⑥他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⑦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⑩“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⑪“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⑫……

    ⑬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________(沉陷  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⑭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⑮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tòng)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⑯“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⑰“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⑱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⑲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⑳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㉑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

吴王与少年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递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撑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买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平晨。

    少年终于被英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同:“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格,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