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三星堆上新了,看专家拆“盲盒”
(新闻背景:古蜀文明的宝库)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的广汉市,曾有一景点名叫三星伴月堆。后来,考古发掘确证“三星伴月”所说的3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这个古蜀文明的宝库,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广汉真武村月亮湾一户村民在自家院前无意间发现了一大堆玉石,“广汉玉器”名噪一时。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1700余件。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文物之精美、风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从此,三星堆名扬天下,更是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那些造型独特的珍贵文物,甚至让人将三星堆与外星人联想在一起。
(新闻现场:发掘新现场的宝物)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就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1、2号坑旁,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500余件重要文物。
三星堆遗址的8个“祭祀坑”,都是长方形,基本朝向都是东北到西南,但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不同“祭祀坑”中的文物各有侧重。5号坑小的金器和牙雕——或者说是骨雕多一些,面积只有3平方米左右,是最小的一个,却是出土金器最多的一个坑。考古队员正在做清理,还能看到很多碎的金。4号坑多象牙,发现了丝,还有玉琮。3号坑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大口尊、青铜罍、顶尊跪坐人头像、青铜面具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说,3号坑目前发现的青铜器无论从种类、造型都要比中原青铜器丰富,甚至超越了一二号坑的青铜器,尤其它们奇特的造型,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准。
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发掘工作还没有抵达大量器物堆积的器物层。8号坑内也发现了黑色灰烬,夹杂有烧土、象牙残片,象牙残片呈铜绿色,猜测坑内应还埋有铜器。
目前,三星堆已发掘面积不到遗址总面积的千分之二,虽然三星堆古城墙、祭祀区已确认,但目前的重大发现仍属冰山一角。大型王陵、作坊区在哪里……三星堆考古潜力巨大,未来的考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多惊喜令人期待。
(选自《钱江晚报》2021年03月25日,有删节)
(新闻超链接:发掘新科技新理念)
材料一:发现罕见古丝绸制品残留物、尝试提取检测有机微痕信息、探寻千年前祭祀的秘密……正在进行中的三星堆重大新发现考古发掘吸引了国内顶尖团队和专家力量,运用最新现代科技,进一步解开三星堆谜团。
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和玻璃“发掘舱”层层保护,穿着防护服的考古学家正通过特制的升降设备仔细清理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总领队唐飞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发掘舱”里开展发掘工作,不仅能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生物和信息。
“发掘舱”旁还设有多个实验室,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研究,使得信息提取更加科学、完善。在发掘大棚里,土体保护同步开展。
在这些实验室中,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激光粒度仪、人体骨骼测量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显微观察、光谱技术、纳米CT、酶联免疫法等技术正在运用。“4号坑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唐飞说。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采用酶联免疫法从灰烬中检测出的丝绸蛋白质,是三星堆首次发现古丝绸残留物。
土壤也可能暗藏线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谢振斌说,考古学家们还期待是否能利用这些技术从土壤里提取检测到淀粉、酯、脂肪等有机微痕信息,这样或许能证明当年的祭品包括谷物、酒、动物骨肉等。
此次发掘还对考古工作中的文物数据、影像数据、3D扫描数据、高光谱数据、环境监控数据等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管理,实现了野外考古现场信息记录、管理、共享,后期信息解读、回溯、查询一体化。
材料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此次三星堆重大新发现考古发掘前所未有地采用了多学科发掘保护理念和方式。
本次科学发掘和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材料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的34家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选自新华社成都4月11日电,有删节)
(考古传奇的阅读提取:三星堆与盗墓文学)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堪称《盗墓笔记》与三星堆的神奇契合。一号神树分为九个树枝,每一个枝头都有一只太阳神鸟;而《盗墓笔记·秦岭神树》里虚构了位于秦岭山腹中的青铜柱,像是一棵直径十米的地底神树,贯穿山体,其上又有许多不规则棍状凸起。作者南派三叔考察了众多古文物,虚构了青铜面具、蛇眉铜鱼、六角铃铛等神奇物件,与考古工作的发掘成果契合,也让读者对《盗墓笔记》与三星堆产生了丰富联想。南派三叔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现实远比小说精彩。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仍在进行中,从目前出土的丝绸遗迹、青铜器、黄金面具和城墙结构来看,古蜀文明已经浮现在大众眼前。让大众生发联想的,不仅有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的盗墓小说,也有古代丝路(《丝绸之路》)、敦煌文化(《我心归处是敦煌》)、故宫文化(《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著述。在好莱坞《夺宝奇兵》《木乃伊》《达·芬奇密码》等作品背后,隐藏着东西方大众对于古文明的探究之心。破解先民留下的文化遗秘,需要考古者的研究,也需要南派三叔式的想象力。
图一:考古现场的布置 图二:考古人员在现场作业
小越
我
小柯
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