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小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功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幼稚——                严峻——

(2)、从文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写下来。
(3)、父亲这一次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呢?
(4)、“局势越来越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地写一写。
(5)、在严峻的形势下,朋友和亲人多次劝李大钊同志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的原因是,这表现了他的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放射性元素镭的发明者。两次荣获诺贝尔奖,是举世闻(明  名)的女科学家。

    1923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已  己)经建成,居里夫人应邀前去参加开幕典礼。19日,在大礼堂里,祖国以最高的礼节,最大的热情,隆重欢迎他们引以自(豪  毫)的女儿。到会的有共和国总统、著名的科学家、众多的记者、成千上万的献花者,以及居里夫人的亲属,那可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摄影机“嚓嚓”地响个不停,鲜花一束束地飞向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忙(的  地  得)不可开交。但是就在开幕典礼就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拿起一束鲜花,挤出围得水(泻  泄)不通的人群,快步走到一位坐轮椅(的  地  得)老人面前。喧哗的礼堂顿时安静下来,人们都愕然了。原来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居里夫人中学时代的老师——欧班女士。老人家已八十高龄了,满头白发。居里夫人深情地吻了她的双颊,又献上了芳香四溢的鲜花,然后亲自推着轮椅来到主席台,比邻而坐。霎时间,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人也泪流满面,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中。一个举世闻(明  名)的女科学家,对老师仍然那么尊敬,那么爱戴,怎么能不使老人感动得流泪呢?

    朋友,你是否也从居里夫人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启迪呢?

课外阅读轩。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