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到20世纪上半叶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特点就是“自我调节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力图渗透到所有领域,最后凌驾于社会之上,使社会的生存与运行服从于市场的规则,建立市场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又不可避免地进行自我保护,以免受到过度的损害。但这种自发的社会保护运动仍无法抵挡市场经济的逻辑和市场社会最终走向崩溃。

——据[英]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整理

材料二:在怎样重建社会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上,20 世纪下半叶的发展并未让人们失望。如果说,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以限制市场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一种对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出规制的新制度在联邦德国产生了。它恰恰是在保留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力图用社会来规制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周建明《对 20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考察》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场社会走向崩溃”,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重大事件能够予以说明?由此,德国以何种方式应对继而导致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对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出规制”的新制度是什么?并简析这一新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对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举一反三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采纳了供给学派“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出现盈余。为了实现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条件下的温和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政府还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抢先占领信息科技的全球制高点,教育投资从1989年的35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6500亿美元,把开拓国外市场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材料四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