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①惟吾德馨()
②转转不已 ()
③康肃忿然曰()
④但当涉猎()
慎其所处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
【注】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④漆:墨漆。
①有闻而传之者{#blank#}1{#/blank#}
②国人道之{#blank#}2{#/blank#}
③若屈伸呼吸{#blank#}3{#/blank#}
④相委而去{#blank#}4{#/blank#}
⑤非宁静无以致远{#blank#}5{#/blank#}
⑥俄而雪骤 {#blank#}6{#/blank#}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① , 不营②产业。常丐③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④ , 意怡如⑤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之妻⑥邪?”时闻者多哂之⑦。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⑧。
(出自《晋书·儒林传》)
(注释)①耽(dān)学:专心研究学问。耽,沉迷。②营:谋求。③丐:乞求。④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⑤怡如:愉快的样子。⑥朱买臣之妻: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他贫穷落魄,离他改嫁。50岁时,他做了会稽太守。⑦哂(shĕn):讥笑。⑧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材料一
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材料二
童趣①
【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注释】①《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也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写作此文时作者已46岁。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