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

(材料一)

标题:_____________

2020年11月8日,“逆行者”被《青年文摘》评选为“2020年度十大网络热词”。2020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0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材料二)

2020年,当别人在设法逃离疫区的时候,他们逆向而行:不问归期、不惧凶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逆行者”入选“年度流行语”,是人们对抗疫中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的再次礼赞。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消防官兵“逆行”第一次“刷屏”。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医护人员,也是救火的消防员、是抗洪的战士、是抗震的志愿,是英雄们的总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逆行者” 将一直成为流行语,这种“逆行”精神将被永远传递。

(1)、假如把“材料一 ”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请你给它拟一个标题。
(2)、看到“逆行者”入选“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后,大家很有感触,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感想。现请你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1楼:大家对“逆行者”一词有怎样的理解?一起来谈谈吧。

2楼:我知道“逆行”有两层意思:违反民意和历史潮流而行;车辆朝着和规定相反的方向走。

3楼:我们现在所说的“逆行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楼上的两种解释明显不合适。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4楼:

5楼:我觉得楼上说的还不完整,“逆行者”中还包括救火的消防员、抗洪的战士、抗震的志愿者。

6楼:我来对“逆行者”下一个定义吧,他们是一群的人。

(3)、十大流行语中也包含“神兽”一词,2020 年“神兽归笼”常不绝于耳,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神兽是上古祥瑞之物,非常金贵,“神兽” 一词体现家长对孩子的珍爱。 B、家长称不受约束的孩子为“神兽”,体现了与之长时间相处的身心疲惫。 C、“神兽归笼”体现出家长们对孩子终于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D、“神兽归笼”表现的是家长们在孩子正常返校复学后内心的解脱和无奈。
举一反三
新闻阅读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从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新闻阅读;还可以确定主题,选择对象,拟制提纲,进行新闻采访。

(一)

大学生兴起“特种兵式旅游”:一天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特种兵式旅游”“军训式旅游”等词条成为热门话题。

大学生朱玳莹分享了自己已规划好的五一长沙之行。她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独自前9个城市,累计打卡景点破百,“最强的一次,应该是寒假八天跨越浙赣皖三个省份,打卡了几十个景点。”她还分享了去四川广元的一日军训式旅游体验,上午九点多到达广元,当天打卡了8个地点,包括皇泽寺、明月峡、千佛崖、凤凰山公园等,晚上23点左右才回到学校。

(根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2023.4.5整理)

(二)

“特种兵式旅游”火了!专家解析火爆背后原因

记者:“特种兵式旅游”为何爆火?

马世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相对封闭,不少大学生的出行计划都被搁置了。如今,“终于放开了,赶紧出去玩”的心理被放大,很多人对于旅游都抱有一种“补偿心理”,对于旅游的渴望和急迫感成为了“特种兵式旅游”迅速发酵的推手。

其次,“特种兵式旅游”爆火的一大原因是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和放大效益。“挑战24小时狂吃”“主打的就是一个极限”各类极具吸引力的标题,为这类短视和帖子带来上亿的播放量,也引发了中国各地大学生的效仿。

最后,“特种兵式旅游”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旅游消费“性价比”的渴望与追求。很多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通宵火车或者红眼航班,以降低旅游成本。

(根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账号”2023.5.6整理)

(三)

“特种兵式旅游”致受伤,旅游应遵循自己的节奏

5月5日,一则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榜,引发关注。青年小胡在一天时间内打卡杭州7个热门景点,总共行进三万多步,最终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法走路。有网友留言:再也不敢“特种兵式旅游”了。

“特种兵式旅游”指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游览数量尽可能多的景点,具有时间紧,花费少,游览景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它并非适合所有人,旅游出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旅游的目的选择适合个人节奏的旅游方式。

(根据“腾讯网”2023.5.5整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