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纹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

一旦,持献权贵人, 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辱之,敦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权之足以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曰:“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注释)①云螭斜错,其纹烂如也:云与螭(兽名)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②飨宾:宴请宾客。③第:只是。④龙门子:作者宋濂。⑤士:读书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与敦所有者略

酷肖是(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喊铸金工匠模仿得好并也铸了一个鼎。 B、叫了一个名为金工象的匠人铸了一个鼎。 C、大喊铸金工匠以大象的样子来铸一个鼎。 D、叫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
(3)、众宾对申屠敦“”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心理;从最后一句可知,作者真正想要讽刺的是的现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能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 , 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①何武: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②徐公君猷:徐君猷,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③啸咏:犹歌咏。④继连:僧人名。⑤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此行来探访苏轼。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晏子举贤

                                       西汉·司马迁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 “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批注】“也”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我魏婴虽然没什么仁德,但帮助你解危脱难,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绝交呢?”“也”表达了魏婴对越石父请求绝交充满疑问,急于想从越石父口中得到答案的迫切心情。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其后,夫自抑损。晏子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越石父:齐国贤人。缧绁: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②涂:通“途”,路上。骖:古代一车四马,骖是两边的马。③绝:断绝,此处为绝交。 ④诎:通“屈”,受委屈;信,通“伸”,受尊重。⑤感寤:认识,了解。⑥御:车夫。⑦自下:自处下位,表示自谦。⑧抑损:谦卑退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