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21届高三历史3月模拟考试试卷

新世纪之初,中国迎来诸多机遇。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一年,在某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加强合作,使各成员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是亚太经合组织应为之努力的目标。”会后,发表了《上海共识》等文件。结合所学,以下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

①会议的召开地在中国上海            ②同年中国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会议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召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中苏论战的加剧,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与东欧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外)的关系也出现不和。鉴于这样的情况,中国试图在外交上不再受制于苏联,在中间地带的国家中寻找同盟者。法国因为与美国的矛盾扩大,想要维持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做美国的附庸,对华政策方面也不用再跟随美国。戴高乐想用法中关系缓和来教导美国如何正确利用中苏分歧。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后,双方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中法建交问题。经过多次秘密谈判,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次日,中国发表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建交的。2月10日,台湾与法国“断交”。

不满于美国独断专行的法国总统戴高乐,率先在西方联盟上撕开了一个缺口。继法国之后,意、英、荷、西德等西欧大国分别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其原因不能排除法国的外交政策对它们的某种影响。西欧国家的这些外交举动,与美国的外交方针大相径庭,对美国继续执行顽固的漠视、仇视中国的态度是个极大的贬斥,也是对美国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鞭策。同期,除西欧之外,亚、非、拉也有十多个国家同中国先后建交,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亦于1970年与中国建交。

——摘编自高嘉懿《冷战格局中的现实主义外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