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材料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 |
培养目标 |
初等小学堂 |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
普通小学堂 |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
高等学堂 |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
实业学堂 |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
材料一:表2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 | 依据 | |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 | 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 |
意大利 | 1540-1610年 | 1540-1620年 |
英国 | 1660-1730年 | 1660-1750年 |
法国 | 1770-1830年 | 1760-1840年 |
德国 | 1810-1920年 | 1840-1910年 |
美国 | 1920年至今 | 1910年至今 |
——摘编自潘教峰《五要素影响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一落后—再引进一再落后”的循环。从1895年到1949年,国家陷入社会动荡与民族生存危机,国家的大量财政收入用于各种战争。从光绪新政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国家决定全面接受西方技术与科学,促进工业化建设。然而,各种举措都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与日本侵华战争而难以彻底落实。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