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海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昧行:黑暗中行走)乎?”平公曰:“善哉!”

(1)、正确停顿下面两个句子(每句停一处)

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解释加点的字。

①权吕蒙曰()   ②鲁肃过寻阳(

③恐已矣()      ④不炳烛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4)、甲文中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要写鲁肃与吕蒙“结友”?
(5)、两篇文章都写的“劝学”,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6)、读了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至少两条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 , 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寤,㖤㗅赞之,寻复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 , 高舂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注]①凉簟(diàn):凉席。②小傒:奴仆。③嗒(dā)然:悄悄地。④㖤㗅(hán hú):此处同“含糊”。⑤黑甜:酣睡。⑥高舂(chōng):指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