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2021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0.6%,建国初期的大规模工业化吸纳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是1949年的2.3倍,平均每年增长660多万。1966年至1978年,受文革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基本停滞,城镇化率仅从17.86%提高到17.9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8年的59.58%,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摘编自《中国城镇化70年:城市中国崛起》

结合以上材料,就中国城镇化问题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举一反三
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也有一个特例,就是北洋水师。整个洋务运动都是变物不变制,器物可以引进,大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学习,但一般的制度性变革是不被允许的。不过,筹建北洋水师却把制度也变了,要想练制一支新式的海军,不变制度是不行的,像当时买回来的定远号、镇远号这类大军舰,都类似于一个小工厂,如果不对制度进行变革,这些军舰根本没法操作。 所以,北洋水师全面引进英国体制,把英国的军阶制度引进中国,只是把具体的称呼都改了;同时还把英国的军官请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训练中国的水兵;让从福州船政局毕业,又海外留洋归来的学生当管带或舰长,指挥军舰。所以说,北洋水师对传统的军事制度变革得比较彻底,但它也有自己的问题。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各解放区也开始逐渐连成一片。根据地民众通过人民代表会议的选举,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阶级基础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已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要建构的新的政权结构模式。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 ”

——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围绕建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设立政策性银行,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以及正确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新组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已经投入运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正在增强,金融市场秩序有所改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有所规范,金融总体运行正常。

—曾培炎《关于当前经济形势》1995年4月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后又创办申新纱厂获得巨额利润,在近代史上有“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之称。迄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米,荣氏企业开始亏损,向日商借贷350万日元。1927年因不愿认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被通缉。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经济备受摧残,荣氏企业负债达4000余万元,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乘机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1952年3月,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第三次视察鞍钢(位于辽宁的鞍山钢铁公司)时指出,“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义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1952年7月14日,无缝钢管厂工程率先呜响了施工的“第一枪”。1952年8月1日和1953年2月27日,大型轧钢厂和炼铁七号高炉破土动工。近5万名建设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工程建设中,他们中有从抗美援朝前线凯旋的复员军人,有从辽南地区农村抽调的村屯干部,也有从省内外各地工厂选调的技术工人,还有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派来的一个测绘大队。1953年“三大工程”均提前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也为顺利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

——摘编自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一五”期间鞍钢建设发展情况》

材料三  近年来,鞍钢着眼于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四个转变”战略,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公司英国斯坦科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和英国控股公司。随着国际化经营进程的不断推进,鞍钢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一个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鞍钢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施境外投资战略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也有风险。

——摘编自吴桂梅等《鞍钢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2016年)

 中国的地理、地缘以及文化传统对于中国文明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之克并六国,其原因盖有数端。地势形便,攻人易而人之攻之也难,一也。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四国风气,秦、晋本较齐、楚为强,兵亦然,二也。……惟秦地广而腴,且有山林之利。开辟较晚,侈靡之风未甚。观李斯谏逐客,历数侈靡之事,秦无一焉可知。其上又有重农之政。齐民生计之舒,盖莫秦若矣,三也。此皆秦之凭籍,优于六国者也。以人事论,则能用法家之说,实为其一大端。

——吕思勉《先秦史》

材料二:至唐朝,科举制渐趋规范化,不过,尚有欠缺。当时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门望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士人考取进士后并不立即授以官职,还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可正式入仕;而且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和平转变,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要转变得很自然,“水到渠成”。如经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达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