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新蔡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俄国,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地主不愿使用机器,致使农业歉收.荒年频繁。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步枪射程只有西方军队的三分之一,俄国用帆船来对付英法的汽船。农奴被土地束缚,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农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效率低下。

材料二  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为推翻落后的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积极宣传民主思想,1825年12月发动武装起义,结果起义失败。1825-1855年俄国农奴不堪忍受压迫,先后发动反抗暴动500多次。基于对农奴制度弊端的清醒认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三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1817年的《自由颂》中写道:“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无常的命运暂时的宠幸!而你们,匍匐的奴隶,听啊,振奋起来,觉醒!”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俄国不同阶层为了促进社会转型做出的努力。
(3)、综上所述,你从俄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取了什么智慧?
举一反三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1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革命或改革对这三国的共同作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