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材料一:春秋时诸侯的霸权与汉末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截然不同的。春秋霸主打着“尊王”的旗帜,才能够取得代天子“礼乐征伐”的合法性,才能够在会盟时被周天子册封为“伯主”,成为大家公认的霸主。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图一: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图二: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各民族错居杂处
③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④民族隔阂、民族偏见趋于消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东汉的兴亡
第13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材料中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说明理由。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的地图,判定是哪一时期的疆域,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3)阅读材料三、图中的A是什么朝代?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三国的地理位置,李老师用了上述的方式,他还表示三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你猜得出来吗?请试写出这个汉字。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4)阅读材料四、指出图一中A所代表的事件。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
(5)从材料三、四可归纳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