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1年中考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乱局,迅速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公元7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东西方就此拉开了距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几乎1000年不变……“东方”其他地区,如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创造出辉煌的文明。

材料二:下图为高云鹏画作《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材料三:

材料四:《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财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唐帝国的崛起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完善,请写出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2)、图中的“经”取自何处?同一朝代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的高僧是谁?
(3)、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写出此次改革的一项内容。图2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4)、据材料二、四,分析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政策的变化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为此,你有何感悟?
举一反三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关键时期,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川归海之时】

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儒学正统之时】

汉武帝时代实行“独尊儒术”的重大变革,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则有限制和遏止的消极作用。

——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从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凤,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能够承担这个使命的,只能是儒家文化。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材料三【民族交融之时】

魏初风俗至随,……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