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甲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经询问老师得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乙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溶质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质有
(方案设计)
方案 |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色 |
猜想一正确 |
酚酞变红色 |
猜想二正确 |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
|
猜想三正确 |
①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
②方案二可行,但小组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替他们补充完整。
(方案反思)
①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
②某同学提出将方案一中酚酞溶液换成(填写一种试剂即可)同样可以得出猜想二正确。
活动三:
甲、乙两组同学将各自烧杯内的剩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大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再探究。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任写一种可能情况):
你的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滤液中可能含有 |
|
|
猜想正确,滤液中含有该物质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Na2CO3、Ca(OH)2
你的猜想:{#blank#}1{#/blank#}。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blank#}2{#/blank#}是错误的,因为{#blank#}3{#/blank#}。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blank#}4{#/blank#} | 无气泡冒出 | 猜想一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blank#}5{#/blank#} | 你的猜想成立,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6{#/blank#} |
【拓展延伸】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 , 充分反应后,可预测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7{#/blank#}。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实验】
(1)兴趣小组设计出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 |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 烧杯壁发热 | 样品中有{#blank#}1{#/blank#}。 |
② |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blank#}2{#/blank#}。 | 产生浑浊 | 有Ca(OH)2 |
③ | 取②中的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blank#}3{#/blank#}。 | 有CaCO3 |
【反思评价】(2)经过讨论,发现通过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 , 理由是{#blank#}4{#/blank#}(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 , 可能含有Ca(OH)2。
【应用交流】
(3)生石灰要{#blank#}5{#/blank#} 保存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甲烷时,知道甲烷、氢气、一氧化碳都有可燃性。对比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是否有还原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H2、CO能与氧化铜反应,CH4也能与氧化铜反应吗?
【查找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
(4)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前先{#blank#}6{#/blank#},再通入一会儿甲烷,最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 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blank#}7{#/blank#}、B装置中的{#blank#}8{#/blank#}、C装置中溶液{#blank#}9{#/blank#} | 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甲烷具有还原性 |
【实验拓展】
(5)加热前先通甲烷的目的是{#blank#}10{#/blank#} 。
(6)装置B、C顺序不能互换的原因是{#blank#}11{#/blank#} 。
(7)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ag、装置C的质量增加bg,则a与b的比值为{#blank#}12{#/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