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猜题试卷(一)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释)①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②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姬。③乌帽:乌帽,即黑帽,隋唐之后流行于民间。

A、“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是说秋日重阳本是登高览胜的好时节,但词人心情抑郁,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也感到凄凄凉凉。 B、“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写自己已老。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出白发来。 C、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己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D、“秋色”“雁声”和“斜阳”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举一反三
古人对三峡多有描绘,老师选择了三篇古诗文作品进行阅读赏析,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慕行太迟。三朝又三慕,不觉鬓成丝。

【注释】①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创作的作品。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丙】

A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 , 数十步中,悉作不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B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 , 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慕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嵌崟:嵌:险峻。崟:山石尖锐,形容山石高大、险峻。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