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白银市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云纹铜禁
①介绍“云纹铜禁”的那期《国家宝藏》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被“云纹铜禁”背后的故事打动,“云纹铜禁”也因此成了热门话题。
②“云纹铜禁”现存于河南博物馆,是春秋时期的古物,因表面遍布朵朵云纹而得名。“禁”,在我国古代,是贵族宴飨宾客或祭祖先所用的案几。后来,周人见证了商人的落败,认为商纣王是因肆意饮酒才使得商朝走向败亡,所以西周的统治者就将盛放酒器的案几称为“禁”。
③如今人们看到的云纹铜禁,做工精巧,但它刚出土时的模样却让人十分心疼。1978年,河南省西南部的丹江水库水位下降,一座古墓被冲开,数件青铜器和玉器被冲出丹江。河南省文物部门对这座楚国时期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云纹铜禁就是其中之一。出土时的云纹铜禁是难以计数的青铜碎片,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邻居”,而最终让其“复活”的,是中国青铜古器修复界三大圣手之一、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在一堆铜梗乃至铜渣儿面前,王长青研究断痕,小心拼接,耗时四年多,才让其“复活”。
④云纹铜禁有着霸气的外形。1米多长的禁身上方攀附着12头龙形怪兽,它们探首吐舌,面向禁身的中心;禁身的下方是12头虎形怪兽,蹲坐在禁下支撑着器件,其庄严神圣之感让人不禁想到“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⑤另外,云纹铜禁令人折服的还有它的制作工艺。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相当特别,采用的是失蜡法。即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形状,再用其他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外范;加热融掉蜂蜡后,再将青铜溶液灌入其中,冷却之后就成了铸件本身。失蜡法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对于美国人来说,失蜡法是现代西方制造业乃至西方崛起的温床,他们难以想象中国在2500年前就能够铸造出这样复杂的器物。
⑥因此,学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为中国人,你到河南博物院,想看就能看云纹铜禁;作为外国人,要看云纹铜禁,必须先到中国。”
(作者:石冰纯。摘自《环球人文地理》2019年第4期,有改动)
介绍“云纹铜禁”的那期《国家宝藏》出后,许多观众都被“云纹铜禁”背后的故事打动,云纹铜禁”也因此成了热门话题。
A.正如赵世纲先生所说:“它是楚国黄金时代的器物,是楚国能够称霸中原的一种象征。”
B.河南博物院研究员任常中说:“云纹铜禁的修复,是王老先生一生遇到的最大挑战。它越洋过海,到美国晨览,至今没有走位变形,堪称经典之作。”
【材料一】
你好,我是人工智能
①人类你好,欢迎进入人工智能世界!
②你一定看过电影《变形金刚》吧,主角擎天柱和大黄蜂都是来自赛伯坦星球的钢铁战士,他们是保护人类的超级英雄,维护着宇宙和平。
③你有没有像我一样,希望在生活中也能见到这种神通广大的机器人呢?其实形状各异、功能多样的机器人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它们都用到了一种大名鼎鼎的技术 ____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l)。
④什么是人工智能呢?顾名思义,它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智能,而非自然界产生的。再具体一点,人工智能就是一门让机器像人一样感知和思考的技术。
⑤1956年,七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开了一次为期2个月的学术会议,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会议后的十多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遭遇了瓶颈,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有限,因 此人工智能研究陷入了低谷。
⑥1980年至1987年,人工智能研究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期。从1987年开始,由于基础物理学、
材料学和计算机科学不够成熟,人工智能的研究再次陷入低谷。直到1993年,人工智能才迎来了它 的第三个快速发展时期。
⑦2016年和2017年,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 Go)先后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和柯洁, 人工智能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中国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 工智能发展规划》,把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⑧现在人工智能离我们越来越近,与之相关的产品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有机会接 触到人工智能,如能跟你对话、给你讲故事的 “Siri”和“小爱同学”,又如近日大火的Chat GPT 聊天机器人。事实上,Chat GPT走红后,引发了新一轮AI 技术热潮。但除了自娱自乐,不少人试图利用AI牟利,甚至做出违背伦理、触犯法律的事情。如何让AI在不伤害人类的前提下,有利于人类 和社会发展,正在成为新的课题。
(选自《人人都能懂的人工智能》,有删改》)
【材料二】
2018——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展人数统计表
年份 | 会展形式 | 观展人数(人次) |
2018 | 现场展览 | 约17万 |
2019 | 现场展览 | 约24万 |
2020 | 网络会展 | 突破1.15亿 |
2021 | 网络会展 | 突破3.83亿 |
2022 | 网络会展 | 突破6.38亿 |
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共同打造的国际高端合作交流平台。
【材料三】
北京大学招生宣传片全程运用AI技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上海交通大学精心打造 “新生AI体验地图”,让新生以“AI (人工智能)+HI (人类智慧)”视角全方位了解校园,把 握 AI前沿信息的脉搏;北京所有市属公办高校将全部开设AI 通识课……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 术不断迭代升级,学校教育中的AI 足迹也越来越多,相关的社会讨论也越发热烈。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 革创新。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上,有专家指出,培养学生轻松使用 和驾驭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是应对智能时代必须有的教育观。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对于“育人 重镇”高校来说,如何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破解教学难题、 革新教学样态、优化育人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