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西城区、通州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浙江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人们习惯靠山吃山。浙北湖州的石灰岩品质优良,并且成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筑石料的主要供应地。经年累月的开采,让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① 曾经“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苕溪淤泥沉积,部分河床在35年内抬高了2米;昔日“发此清流去不浑”的东苕溪污染严重,部分断面比黄河水还要浑浊。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靠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一个科学的论断,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 这就是“两山”理论的由来。“两山”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阐明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过10年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引发的生态效益和生态理念,在浙江大地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如今浙江的不少乡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污染得到根治。实践证明,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chóu(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采取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⑴稿件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mó 畴 B.mó 筹 C.mú 畴 D.mú 筹
⑵稿件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⑶在稿件中①②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 ; ② ”。 B.① ; ② 。”
C.① : ② ”。 D.① : ② 。”
“青山绿水”一词,在元代散曲作家白朴的《天净沙·秋》最后两句中就曾出现:“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此曲与①(填人名)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两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齐名,无论是写法还是意境都有相似之处。另外,白朴散曲中的“青山绿水”仅指天然生成的山水美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的“金山银山”是指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而“绿水青山”则比散曲中的“青山绿水”多了一层意思,即②。
(甲)颜真卿书 (乙)李隆基书 (丙)吴让之书
(介绍)①这三幅作品所用的字体依次为楷、隶、篆。②这三种字体中,隶书在历史上出现得最晚。③颜真卿的书法丰满端正。④李隆基的书法潇洒连绵。⑤吴让之的书法曲折奇古。
以上介绍有误的两句是、(两空均填序号)。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38年前,宁夏古浪县土门镇的六个老汉,在一份承包治理沙漠的合同上按下了鲜红的指印。38年来,三代治沙人前赴后继,在祖国大西北广袤的大地上,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演绎着三代“愚公”矢志不移的治沙传奇。他们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把黄色荒漠变成了葱茏绿洲,使不毛之地焕发出盎然生机。201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上联:缚住 ① , ② 铭刻峥嵘岁月
下联:铺开绿锦,六老汉书写③
塞罕坝赋(节选)
今朝看,百卉丛生兮春绽芬芳,赤日炎炎兮夏呈荫凉,硕果累累兮秋高气爽,枝繁叶茂兮冬赛温床。百万亩浩瀚林海,唯北半球无双。数世纪无垠荒原,恰屈指间绿装。远尘世之喧嚣,得桃源之和祥。截风沙以屏京津,蓄水源而泽城乡。夺世上之奇迹,筑人间之天堂。美哉!
注:[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建国初期这里是一片荒漠苦寒之地,经过几代人的执着奋斗,它被改造成为美丽的森林公园。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地球卫士奖”。
A.润如油膏 重蹈复辙 孜孜不倦 前仆后继 |
B.断章取义 刻骨铭心 神色张惶 面面相觑 |
C.言行相顾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不求甚解 |
D.心无旁骛 契而不舍 恃才放旷 莫名其妙 |
选项 | A | B | C | D |
错字 | ||||
改正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