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湖北省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二)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署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 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 , 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rèn):移动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①其阴逾去() ②及至暮()
③反席于树下() ④患露之濡于身()
复徙衽以从阴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è):同“悦”,高兴。④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董遇谈“三余”勤读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遏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木:柘树。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 :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⑤少女:小女儿。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喜欢吃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和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大得惊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每天能吃掉垃圾200吨,并获得了大量优质肥料。
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蚯蚓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还是庄稼和蔬菜的自动“松土机”,所以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
东床姣婿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②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③:“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④,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②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③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④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⑤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