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高州一中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

日子黑亮,铁锅情长

               尚九华

①过去,乡下人家都有一口大铁锅,砌嵌在灶台之上,它能用来蒸煮熏炒,将农家的一日三餐烹调得滋味深长。儿时放学归家后,我最爱围在铁锅旁,看着母亲烧饭炒菜。尽管当时日子苦,锅内难得有好菜,可即便是最简单的卷心菜烧豆腐,也能让我欢喜。铁锅里咕噜起伏的响声,是我听到的最美乐曲。

②父亲偶尔会买一些小鱼小虾,给我们补充营养。母亲把锅烧得通红,淋油,等油烧热后便倒入鱼虾,只听“吱”的一声,白烟四起,鱼香味便很快弥漫在破旧、昏暗的厨房里,我们的心也顿时暖了起来。

③铁锅能暖心。爷爷年轻时,曾走村串寨地给人补鞋、补伞,风里来雨里去。每次出门,他总要背上一口铁锅。到了晚上寻一处废弃的房子或是山洞,埋锅造饭。他说,看到锅里冒出热气,疲惫便会消失无踪,铁锅给了他辛劳一天后的最大慰藉。“有口锅,能吃上口热乎的,心便暖了,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④铁锅能传递爱。有一年寒假,有个十多人的马戏团到我们村卖票演出。夜晚来临,戏终人散时,成员们便在帐篷内垒砖搭灶,将两口大铁锅支在灶上,一口做饭,一口烧菜。炊烟起了,寒冷的帐篷也变得热气腾腾了,成员们围坐在两口铁锅旁,有说有笑,乡愁便在铁锅旁消融了。铁锅也消融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不满和隔阂,让彼此间友善起来,以至于后来我读到《石头汤》时,竟想,如没那一口大铁锅,那么乡民们也就无法奉献出那么多的食材来,彼此间的关系也就得不到改善,大铁锅才是故事最不可或缺的载体 , 是让人变得团结友爱的桥梁啊!

⑤奶奶在世时常说,再冷再硬的东西,只要下到铁锅里,都会变得柔软、暖热起来。她说,家里一定不能有两样冷东西:一是冷言冷语,二是冷锅冷饭。暖言暖语才暖人,热锅热饭才热心。因此,无论日子多艰难,每一天她都会将家里的锅烧得热乎乎的。

⑥铁锅还能带来希望的光亮。奶奶常说,刚用的新铁锅就像我们家的光景,很黑,还总是生锈,可只要不停地烧,它就会越来越亮,变成一口不生锈的好锅。“这是因为烧久了,新锅就会由生铁变成熟铁,熟铁锅就不会生锈,而且会很亮。人也一样,只要勤劳,不怕被艰难烤烧,明亮亮的日子就一定会到来。”奶奶这般鼓励我们这些子孙。

⑦到我父亲这辈,家里的日子果然好了起来,而她留下的那口养育了几代人的铁锅,至今仍旧黑亮,烧出来的饭菜依然特别好吃!奶奶给了我们“一口好锅”。

⑧如今城里的农家乐餐馆,都少不了几口大铁锅,但很多都是机器造出来的新锅。不久前,听说有个饭店老板,专门到乡下高价收购老铁锅,原来他在城里开了连锁农家乐“地锅村”,要的正是由老手艺人手工铸造,用过很多年岁的老铁锅。因为唯有那样的锅,才能端出一道道儿时的味道,做出与记忆中如出一辙的柴火饭菜来!

⑨炊烟是故乡的标签,而铁锅则是炊烟的发起者,一缕缕炊烟之下,便是一口口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的大铁锅。温粥热菜,煮饭烧汤,一口铁锅,担起来一大家人的晨昏饮食,从此,人间美味,都只在故乡的那一口铁锅里。

⑩如今,很多人用起了电饭煲和小巧的不粘锅。锅变小了,围坐在一起吃大锅饭菜的人也少了,人们都被各种忙牵制着,似乎早已忘了铁锅,也忘了曾在一起守着铁锅吃饭的人。

⑪日子黑亮,铁锅情长,奶奶的话,我始终记得。铁锅是故乡千百年来最黑亮的记忆,每一天,它都从晨曦中醒来,煮开一天的奔波,又在月色中睡去,结束一天的劳作。它一生蒸煮熏炒,只为化开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暖开千家万户,以及无数平凡的人,并让勤劳勇敢之人的日子,慢慢呈现出不再生锈的光亮来。

⑫铁锅不可忘,更不能消失!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文章重点写铁锅带给“我”的启示。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相关人物

带给“我”的启示

爷爷

铁锅能暖心

乡民们、马戏团成员

 

奶奶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品读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大铁锅才是故事最不可或缺的载体 , 是让人变得团结友爱的桥梁啊!

②奶奶给了我们“一口好锅”。

(4)、文章以“日子黑亮,铁锅情长”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纳米技术与永磁体
①提到永磁体,你大概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辆普通的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雨刮、空调器等几十个部位,都要使用到各种永磁电机、永磁电动器件和永磁声响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永磁体。
②永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吸引铁质物体的磁性材料。它们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最大磁能积,如果磁能积越大,那么实际应用需要的永磁体的体积将越小,用量和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③当前永磁体中磁性能最强、应用最广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主要为Nd-Fe-B系永磁体。
④Nd-Fe-B系永磁体,是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学者发明的具有最高磁能积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能积非常高。Nd-Fe-B永磁体的吸力可以达到自身的600倍,也就是说一块60千克的永磁体可以吸起重达36吨的集装箱。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
⑤在Nd-Fe-B稀土永磁制作的电机中添加极少量的镝和铽,就能够使电机中的磁铁变轻90%,它们是绿色能源产品的魔法配料。稀土元素镝和铽非常紧缺,世界上99%的镝和铽产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四川、江西等地。但开采过程却充满污染风险,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进入溪涧和河流,破坏稻田及渔场,污染水源,会引发极其恶劣的环境问题。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和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
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磁性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纳米技术来提高永磁体磁性是目前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⑦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在纳米尺度上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复合在一起,就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制作出新型永磁体。这类磁体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优势,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
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积极研究用纳米技术制造一种被称为“纳米复合永磁体”的新型稀土永久磁铁。它是利用纳米技术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相互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⑨根据理论推算,利用一片直径为12.5厘米的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永磁体,将足以吸起7吨重的卡车。新型永磁体的磁能积的大幅增加,将大大缩小永磁材料体积,可以使新兴的电动汽车更加小巧灵活,也可以使庞大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变成便携手提式,甚至可以使曾经难以想像的10兆瓦风力发电机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小到可以放进掌心,却可以为一艘小型邮轮提供动力的强力磁铁。
⑩不但如此,新型永磁体大量使用了廉价的铁元素,降低了稀土元素特别是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镝和铽的用量,减小实际使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并有效提高了磁性能。这非常有助于减少世界各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有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原文有改动)

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片段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片段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蚊子为何喜欢叮咬喝酒人

    ①《美国蚊子控制协会杂志》早在2002年就发现,喝酒的人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似乎会显著增加。这项只有13人参与的小型研究表明,那些喝了一瓶啤酒的人更有可能被蚊子叮咬。至于蚊子为何更容易被喝酒的人所吸引,原因尚不确定。

    ②我们确实知道蚊子会叮咬人类,这要归因于我们呼吸时会呼出的两种化学物质,即二氧化碳和辛醇。辛醇是亚油酸分解后产生的仲醇,通常也被称为“蘑菇醇”,因为它是帮助赋予蘑菇香味的化合物。

    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吸醉鬼的血的蚊子也会醉吗?尽管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以醉酒人类的血液为生的蚊子数量众多,但针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昆虫学家谭雅·达普基表示:“我怀疑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类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非常低。”

④实际上,蚊子对酒精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昆虫学家科比·沙尔最近指出,喝了10杯酒的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可能只有0.2%。即使蚊子吸了那个人的血,其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蚊子吸血量非常少,相当于把酒精浓度稀释到1/25的程度。

    ⑤进化可能也给了蚊子许多额外的帮助。除了血液以外的任何液体都要先被转移到蚊子的单独消化囊中,那里的酶会将其分解。所以很可能酒精在进入蚊子的神经系统之前就被中和了。

    ⑥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专家艾丽卡·麦卡利斯特说:“很多成年蚊子体内都有储存汁液的系统,随后会将汁液缓缓释放出来。酶能分解一切有害物质,比如酒精和细菌。”麦卡利斯特之前就有过关于酒精对果蝇影响的研究,这些小昆虫对富含酒精的腐烂水果有着强烈的味觉。她说:“我不知道蚊子是不是醉了,但我们在果蝇身上看到过醉态。它们确实会喝醉,但它们的忍耐力很强。在微剂量的情况下,它们会变得非常活跃,而且轻浮,比如对伴侣不再挑剔。增大剂量后,它们就会醉倒。”

    ⑦蚊子也偏爱腐烂的水果,腐烂的水果会产生酒精,因为其中含有发酵的糖分。只有雌性蚊子以血液为食,以便获得产生卵子所需的蛋白质。雄性和雌性坟子也以花朵产生的花蜜为食,蚊子是关键的传粉者,并利用花蜜中所含的糖为它们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这种花蜜有时也能发酵成少量的酒精。

    ⑧有些人的基因组成使他们对蚊子更有吸引力,多达20%的人可能携带着使他们更容易被叮咬的特征。其中包括血型:O型血被咬的几率是A型血的两倍。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体温过高、孕妇(可能与体温有关)、大量呼气(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以及体型较大的人。

    ⑨你喝的酒中含有的乙醇以及通过汗液排出的微量乙醇,可能在向蚊子暗示附近有美餐。蚊子也会选择叮咬的位置,这取决于它们攻击的种类。有些蚊子更喜欢腿和脚,而其他蚊子更喜欢叮脖子和脸,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你嘴巴和鼻子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⑩达普基解释称:“如果你饿了,四处走动,更有可能让你朝某个方向走的是食物的味道,例如强烈的热狗香味。”酒精可能成为敲响晚餐的钟声,但麦卡利斯特指出,吸引蚊子靠近你的主要因素可能与你的基因构成有关。

(选自《大众科学》2019年3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换暖》——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喇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成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熏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說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下题。

最难忘的事

鲍勃·布劳烦

①十年前,杰克从乡村来到华盛顿开出租车谋生。

②一个深夜,杰克接到贼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他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

③一个破败不堪的老式公寓楼像一只可怕的怪兽匍匐在路边,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冷清而微弱的灯光。

④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杰克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帮一把手呢。于是,杰克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等一会儿。”回答他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杰克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看起来年龄很大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材瘦小,满脸皱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颤颤巍巍地慢慢往外走,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杰克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杰克感谢不尽。“这没什么。”杰克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⑥“真是太感谢了。”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杰克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杰克答道。“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杰克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⑦杰克悄悄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他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杰克慢行,一会儿让杰克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杰克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杰克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杰克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⑧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他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杰克。“不要钱。”杰克答道。“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还有其他客人呢。”杰克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杰克。“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段永远难忘的快乐时光。”她说,“谢谢你。”

⑨杰克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转身离开,他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

⑩那也是杰克一生中最难忘的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