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八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需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

——张謇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

材料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材料三:正因为毛泽东既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又不迷信苏联的主张和经验,并且和这种迷信进行坚决的斗争,所以他成为创造性地找到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且领导这个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领导人。

(1)、根据材料一,说出以上历史人物探索救国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找到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特别是当社会发展到了即将发生激烈变革的关键时刻,旧思想的枷锁严重地所碍着人们的觉醒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思想解放就成为社会政治革命的前导,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材料一:14——16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卢梭

材料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1848年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材料四: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是一篇纲领性的文章。以反对封建帝制、主张民主主义的思想斗争为主旨,提出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所过的”“失利的而非虚文的”。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材料五: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开始了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的指出“四人帮”加载人民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远没有解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