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灯如红豆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的一生。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广,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为他人开一朵花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俩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天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作圃,给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情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平日,我常到这个小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口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从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一群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⑪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注】从维熙,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 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蝉翼飞过我的眉

    ①“木子,这些卡通画是你画的吗?画得可真漂亮啊!”扎着两根羊角辫的语文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几幅卡通画,一脸惊讶地问我。

    ②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从窗外照进教室,有尘埃在阳光里舞蹈,空气中有淡淡的馨香。下课后,我鬼使神差地跑到黑板前用粉笔信手画了几幅卡通画。那时,我刚刚对画画感兴趣,买来几本画书无师自通地画了起来。语文老师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女教师,一脸朝气和阳光,看到那几幅画,竟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

    ③听了老师的夸赞,我的眼前忽然一亮,眉毛轻轻动了几下,仿佛有蝉翼飞过我的眉。那薄薄的蝉翼,有一道优美的弧线。我腼腆地笑道:“是我画的,我马上擦掉。”我拿起了黑板擦。

    ④老师赶紧制止:“别擦,黑板上画了卡通画,变得多漂亮啊!”我放下黑板擦,心里多了几份忐忑和不安。

    ⑤上课了,老师特别叮嘱大家:“这黑板暂时不要擦,黑板上多了这几幅卡通画,是不是变得灵动、可爱起来了啊?”教室里响起响亮的声音“是!”

    ⑥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下醉到我心里。画中的那些小动物一个个好像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它们在阳光里尽情地欢闹,迫不及待地要举行一场盛大舞会。

    ⑦那堂课,仿佛因为黑板上多了几幅卡通画,课堂纪律变得格外好,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老师讲起课来也格外精彩生动。本是信手涂鸦的几幅卡通画,竟受到了年轻的语文老师格外欣赏,还在黑板上保留了整整一堂课的时间。这份特别的礼遇,让我一下子迷上了画卡通画。那种喜爱不可遏止,仿佛有一种激情和冲动,每当画画时,我的眉毛上仿佛有蝉翼飞过,眼前一下明亮了许多。

    ⑧母亲看到我喜欢画,不仅给我买来许多画书,还送我去上卡通画培训班,这下,我画画的热情更高高了,画卡通成为我最大的课余爱好。不知不觉,教室后面黑板报上的插图成了我的“专利”,许多老师还请我在她们的备课本上画插图,同学们也喜欢请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画上……我的卡通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欣赏。

    ⑨毕业的时候,我送给了那个扎着两根羊角辫的语文老师一本我画的画册。我在封面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蝉翼飞过我的眉。

    ⑩那个扎着两根羊角辫的语文老师含笑问道:“‘蝉翼飞过我的眉’是什么意思?”

    ⑪我说起了那个故事,说起了那些在黑板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的卡通画。我说:“老师,您就是飞过我的眉那只蝉翼。”

    ⑫老师听了,嫣然一笑。她还俏皮地用手做出一个飞翔的姿势,从我的眉前轻轻划过。

    ⑬我相信,那天有蝉翼飞过我的眉,让我看到了诗和远方。当我伏在案前画了一幅又一幅卡通画,心中充满欢喜和甜蜜。我常想,如果那天没有蝉翼飞过我的眉,我也许永远不会有这份美丽的爱好。

    ⑭我一直记得那天蝉翼飞过我眉的情景。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从窗外照进教室,有尘埃在阳光里舞蹈,空气中有淡淡的馨香。

阅读

奶奶的日记本

奶奶的名字叫瑞华,今年72岁,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从小到大,在我的世界里,“奶奶”是瑞华永恒的代号。我对“奶奶”之外的她没有好奇心,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她的名字。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奶奶床头柜第二层抽屉里的一堆针线下,发现了她的日记本。

日记本里夹着许多封永远也不会寄出去的信。一些信是写给她的独子,也就是我爸的,有的在劝慰我爸别因为生意上的事忧心,有的是责怪儿子一直不戒烟,担心他的身体。更多的信则是写给我的。她在我20岁生日那天给我写信,祝我生日快乐。她写道“人生最多就是五个二十年”,然后就像怕来不及一般,一口气写完了她对我的人生剩下四个二十年的不同祝福。偷窥到这篇“生日祝福”时的我,早已过了20岁。我努力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20岁生日那天,我有没有给奶奶打一个电话?

奶奶从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她生怕打扰到我。而20岁的我,大概沉浸在生日与朋友聚餐玩闹的欢乐中,连一个亲口对我说“生日快乐”的机会都没有给奶奶。她也许在那天,对我的来电期待了很久。她坐在她的小房间里,看着天色暗淡下去,最后决定将心里酝酿了许久的祝愿,全都写下来。

我意识到:奶奶的精神世界已无人问津。唯一的儿子嫌她唠叨,唯一的孙女正忙于追求自己的人生,她只能将情感全部藏进这日记本里。

日记本里还有很多的字句,是奶奶写给自己的。她写自己终于舍得放下母亲逝世带来的痛:“尤其是我母亲,直到去年我才想通了,我都要进坟墓了,又何苦这样继续折磨自己呢?”她写自己越来越难入睡,仿佛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流逝:“尝试入睡的时间比入睡的时间长,睡着了立刻就醒了,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我拍下奶奶的这些日记,哭着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不要忘了,奶奶远比你想象的要寂寞。

有次回家,我发现她的床边立着一张塑封好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人穿着旗袍站在花园中。而这个身材曼妙的旗袍姑娘的脸,是一张满脸皱纹、眼睛浑浊的老太太的面孔。

原来,奶奶花了50元钱,在菜市场的某个路边摊上,让人把她的头P到了旗袍姑娘的身上。拙劣的PS技术,看起来既恐怖又可笑,我却盯着这张照片,心酸得不行。

当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记后,我开始旁观这个叫瑞华的姑娘,并且发现了她的可爱。

她会在我给她画眉毛时一边骂着自己“老不正经”,一边乖乖地任由我给她涂上口红;她会在我拉着她自拍时,赶紧去衣柜里翻出只有过年时才戴的假发,对着镜头露出她认为最完美的“露八颗牙齿”的微笑;她的枕头是粉色的,拖鞋是碎花的,她给自己做的手提包是带花边的,香囊是五彩的。她会背着我淘汰下来的小包包出门,在她那些小姐妹面前“啪”的一声打开锁扣,掏出老年机看时间。她过惯了苦日子,吃穿用度从不挑剔,却在我给她买新的老年机时,小心翼翼地跟我说:“可不可以买一个红色的?”

她有时很可爱,我领了工资带她去买新衣服和鞋子,她像个小女孩,认真挑选着颜色、花纹和款式,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很纠结地问我:“我穿这件会不会被别人笑话?”“不会,谁敢笑话你,你穿这件好看得很。”

瑞华72岁了,我再也不准有人欺负她,我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给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