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节选)

【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离骚》里以兰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芳:发出芳香。④不见:不被人知道。⑤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亭亭净

乎众矣

所谓  

④平居与萧艾不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其 香 蔼 然 在 室 满 室 在 堂 满 堂

(4)、(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然不同,但都具有的品质。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咏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二)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 枝叶殄瘁 , 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 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