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mj】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手法 | 古诗文名句 |
类比、对比 | 《鱼我所欲也》开篇以鱼与熊掌设喻类比,引出“{#blank#}1{#/blank#},{#blank#}2{#/blank#}”的中心论点;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blank#}3{#/blank#},{#blank#}4{#/blank#}”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
用典 | 古诗词中常用典故含蓄表达情感。苏轼以魏尚自许,化用典故,以“{#blank#}5{#/blank#},{#blank#}6{#/blank#}”(《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委婉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秋瑾用 “{#blank#}7{#/blank#}, {#blank#}8{#/blank#}”写出国家孤立无援的困境,用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手法 | 诗句 | 赏析 | 作者 | 出处 |
拟人 | 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榆荚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 韩愈 | 《晚春》 |
夸张 | ②{#blank#}3{#/blank#},{#blank#}4{#/blank#}。 | 运用夸张传达惜别深情。 | ③{#blank#}5{#/blank#} | 《逢入京使》 |
比喻 | ④{#blank#}6{#/blank#},{#blank#}7{#/blank#}。 | 以此手法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 | 郭茂倩(编) | 《木兰诗》 |
以动衬静 | ⑤{#blank#}8{#/blank#},{#blank#}9{#/blank#}。 | 写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 王维 | 《竹里馆》 |
反衬 |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blank#}10{#/blank#}。 | 用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