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合肥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习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成长

他叫小洲,是我的学生!三岁时,父母车祸不幸去世,从小跟着奶奶叔叔过,个子很矮,浓浓 的乡音总会引来课堂的一阵笑声。七年级入学的第一次检测,72 人的班级,他考了 67 名。

在这样一所镇上的普通中学,如此刺眼的成绩不仅刺痛了他,也刺痛了他的家长。

那天,他的叔叔找到我:“杨老师,小洲的学习情况你知道的,他今天跟我说不想念了,他说这成绩,考高中没戏的,还不如现在去打工!您看?”

中午快放学的时候,我让小洲到我家吃饭,他虽极不情愿,但拗不过我。饭间无话,上学时间 还早,我让他陪我去家附近的公园走走。

“才第一次考试,怎么就放弃了?”

“老师,我不行……”

“什么不行,才刚开始,还没努力,就要放弃?”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师,我叔叔说我成绩不行,上学就是浪费时间。这次我都是倒数了……”

“不,很多同学都提前学过英语,你是零基础!你这次主要不就差在英语上吗?别放弃,坚持下去,我觉得你肯定行!”

“老师,我不能再给叔叔增加负担了,如果我成绩好,以后还有可能考高中、考大学,可是,

现在的我这样差,我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读书都比我好……”他沉默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洲很懂事,他想辍学打工,赚钱补贴家里的意图很明显。

我长叹一口气,说:“你看那边的两棵树!你觉得谁能长得更高?”

不远处的两棵树,一棵长在土坡上,迎接阳光,采食雨露,得天独厚。而另一棵似乎不走运,

长在了土坡背阴面的坡脚处。

“当然是在坡上的那棵。”“为什么?”“因为它没有遮挡啊,底下那棵树的阳光都被坡上那棵树挡了。”

“那好,我问你,啥时候底下那棵树的个子才能超过坡上的这棵树?” “不可能吧,老师!除非坡上的这棵树不再遮挡这棵树的阳光。”

“其实,能宣判坡底那棵树无法超越坡上那棵树的方法只有一种!”。

“啥方法?”

“自己停止生长!”看他若有所思,我接着说。“只要自己不放弃生长,就永远有超越的希望。就如现在的你,一样!”

那天之后,小洲不再谈辍学,相反,非常努力。到八年级,他的成绩能稳定在 35 名左右,但,或许他缺了点方法。或许,英语是他无法逾越的鸿沟,直到九年级,他依然无法突破 30 的关卡!庆幸的是,中考过后,他考入了一所市示范高中。

时如云烟,再见小洲已是三年后的暑假。记得那天中午已快到饭点,天特别热,蝉也叫得特别欢。

“杨老师!”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突然间就出现在我面前

“哈,小洲,都这么高了,记得那时候你……”我用手做了个比划。

我们俩都笑了。突然,我想起来了,“对了,你今年高考。说,是不是向老师报喜来了?”我开心地问他。他的眼神暗淡下来,良久,才说:“老师,我落榜了。二本差几分。”

“哦,没关系。三本好好努力,争取考研。”

“老师,我……”他欲言又止。

我突然想起他家的情况,以他的心气,大专不愿去,八成这孩子会因为三本高昂的学费而放弃读书。

“走,咱师徒出去搓一顿。”三年不见,这孩子开朗许多,我们一路说着闲话,不经意间,走到了那个公园,又看到了那两棵树。“老师,你看,不服气也没办法,坡底的那棵树,再怎么努力,还是没能超过坡上的那棵呢!是不是该承认失败,放弃努力了。”他的语气让我一惊,这孩子今天来是不是又要告诉我不想上学了。

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坡上的那棵树长势确实比坡下的那棵要好。

“不,小洲,你错了!”我想起了什么。“可坡底的树确实没超过坡上的啊。”小洲疑惑地看着我。

“可是,他依然保留着希望!”“嗯?”“没发现吗?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它长大了,个头已经超过这个坡很多了!”

我们一起看着坡底的那棵树,每一根枝条都直指天空,每一片叶子都昂扬向上,努力地争取多一点的阳光。尽管它依然没有超越坡上的那棵,可是,它确实长高不少!

“只要自己不停止生长,希望就永远存在。”我意味深长地说道。

“老师,我想去复读!我不想放弃我的希望!”小洲做了决定!

“加油,你一定行!”

另一个夏天,喜报传来,小洲考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的一所一本院校!

十年坡底起云木,静心守得花终开!

(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每一根枝条都直指天空,每一片叶子都昂扬向上,努力地争取多一点的阳光。

(2)、根据上下文,补写出划线句中小洲想说的心里话。

“老师,我……”他欲言又止。

(3)、文中的“我”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写出两点即可)。
(4)、“在这样一所镇上的普通中学,这样的名次不仅刺痛了他,也刺痛了他的家长。”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5)、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静心守得花终开”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爱你爱谁
        ①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忍受切腹之痛,对着我含情脉脉地微笑。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才体验到她那浓浓的母爱。那天,母亲生出我之后,麻药还没过,正忍受着疼痛。可她的脑海里全是我,担心着我的健康状况。思念的力量如此强大,使备受折磨的母亲一直挺到医生把我抱过来。当时母亲泪光闪闪,亲切关爱的笑容由心而发。医生把我抱给母亲看:呀,白色的围巾里包着一个黑溜溜圆滚滚的小东西,大大的脑袋,清澈的大眼睛,尖尖的鼻子,小巧的嘴唇,标志的瓜子脸。母亲心里那个兴奋,如天下父母心,悲喜交集,喜的远远大于生我的疼痛。母亲抱着我,轻轻地摇啊摇,拍呀拍,唱着一首首她熟悉的歌谣“月光光,照地堂,虾子你乖乖睡下床……”听说母女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听着这首充满母爱的歌,我的哭闹声停止了,乖乖睡在母亲的怀抱中。
        ②慢慢的,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懵懂的我已长成一个头发卷卷,眉毛弯弯,眼睛清澈如水的小孩童。成长的故事多得数不清,只是,那时的我不知母亲养育我的艰辛。那时,我的家坐落在一个宽宽的庭院里,绿瓦红墙,古老朴素,仿佛是我的外婆,化身成坚固的城墙,在她宽广的怀抱中,我们才得以安心的成长。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高大的绿树,青青的小草,怒放的花儿,幽幽的清风,响亮的鸟声,阵阵的蛙鸣。这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春夏穿着短袖,秋冬穿着薄薄的长衫。
        ③我们的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和水果,养着吃碎石的大公鸡。母亲经常给菜园浇水施肥,等他们长得膘肥体壮,母亲便全部摘下来,切成丝,放少许的猪油,爆点蒜,大火焖炒,一盘香喷喷的菜就上桌了。闻着浓浓的菜香味,我们的口水直流,可是父亲在的时候,我不敢动筷子,害怕他打我,在他的观念里,必须尊卑有序,不等齐人绝不吃饭。
        ④等我长大一些,就开始了专心致志的读书生涯,就不再总是缠着母亲。这以后,她才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母亲喜欢用凤凰牌缝纫机做衣服、做被套、做各种袋子。她赶制衣服的时候,都是废寝忘食的。当时,我总是埋怨母亲的这个爱好。可是,渐渐才发现,我那质地柔软的睡衣,夏天透风透气,够宽够大,才不至于满身是汗;我睡觉时搂着的被套,冰冰凉凉的,无论在夏天燥热的时候,怎么扯,怎么糟蹋,被子的边都是完好无损的。那些袋子就更不用说了,图案有红、有绿、有黄、有紫,总之像七色的彩虹,五彩缤纷,耐用结实,可以拿着套子,装进去,随身携带,可方便了,而且母亲在袋子的另一边,缝上好几个扣子,这样可以整齐的折叠起来,不用为不方便不美观而烦恼。
        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考的时候,我得了重病。四个多月,120个风风雨雨朝朝暮暮,太阳升起的时候,母亲便带着我在灿烂的阳光中奔跑;太阳下山的时候,母亲急忙从单位赶过来,中午从来不睡觉,熬了鲫鱼汤,晚上冒雨给我带过来,风雨无阻,从没落下过一次。
       ⑥我病了十年,母亲就含辛茹苦的照顾了我十年。除了上班,母亲还要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在我参加成人高考的时候,母亲顶着烈日,为我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温柔地对我说:“女儿,别害怕,别慌张,排除杂念,认真考试,只要你努力过,就对得起自己,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好样的,加油,妈妈支持你!”上午的语文考砸了,出了教室,我面无表情,心情极度低落,母亲看在眼里,却没有表现出难过的表情,反而微笑地对我说:“女儿,别担心,振作起来,不要影响下一科考试!”下午,母亲依然顶着烈日,在猛烈的阳光下站了两个小时。在母亲的关心和鼓励下,我成功的考入了中山大学。
        ⑦几十年的相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母爱,几十年的坚持与不弃,我清清楚楚的知道,母亲是一位慈爱、热情、不怕苦不怕累、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伟大的母亲!
        ⑧回忆着几十年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我好想对她说:“母亲,我不爱你爱谁?!”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
①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
②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破译难度也最大。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③据估计,人类染色体大约由2万到2.5万个基因组成。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
④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它将促进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从中更可以发掘出诊断和治疗5000多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疾病的遗传。其中,超过350种疾病被认为与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关,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的格雷戈里博士说:“公布人类最后也是最大一个染色体的测序,标志着建立在人类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掀起高潮。”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另一种珍爱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心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支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活的泥点子里会沾着花瓣

朱成玉

    ①一直以来,母亲都是经营生活的高手。

    ②小时候家里穷,每个月的供应粮总是不到月底就吃没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母亲去山里采各种各样的野菜,回来和米面搭配着吃,艰难地喂饱我们深不可测的童年的胃。一件衣服,常常是大的穿小了给小的穿,小的穿坏了就把衣服扯开重新打些补丁再做成一件大的给大的穿,如此循环反复。家里有一台缝纫机,过年的时候,母亲会扯上一些便宜的边边角角的布料,给我们每人缝制出一件好看的衣服来,可以让我们在别人家的孩子面前集体炫耀。没钱修补房子,母亲就和父亲自己脱坯盖房子,三伏天里,母亲赤脚在泥浆里劳作,挥汗如雨……贫穷的日子里,却听不到母亲的叹息,只有劲劲儿地往好日子奔的脚步声,充满力量和欢愉。母亲喜欢唱歌跳舞,不论一天怎么劳累,也不忘在傍晚的时候和邻居们凑一起扭一段大秧歌。

    ③再苦再累的生活,也没有磨灭母亲乐观的天性。包括多年以后的失明,让她陷入黑暗的深渊。短暂的忧伤过后,重又变回那个欢乐的人。她总是拿自己开玩笑,有时候撞到了门框,不恼,反而自嘲自己像个蒙着头套的拉磨的老驴:“卸磨杀驴,怕是我这老骨头给你们吃都不稀罕吃吧,光是骨头,没肉啦。”

    ④我却笑不出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⑤母亲一生奔忙,为了儿女们操碎了心,就像那筑巢的燕子。可是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总是笑语朗朗,让我们的贫苦日子有了甜味。

    ⑥看过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衔泥带得落花归》,画面上一位母亲坐在椅子上,偷得浮生半日闲,儿女绕膝玩耍,头顶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小女孩张开手臂,试图接住燕子衔泥时捎带着的落花。

    ⑦很有趣的一幅漫画。每个人看它时大概都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吧,而我从那画面上读到了母亲与生活的博弈。母亲用她的乐观豁达化解着生活里的一个个难题,“四两拨千斤”,以隐忍之术推开烦恼的巨石。

    ⑧勤劳的燕子在辛苦筑巢的时候,不忘捎带着衔来几瓣落花,这多像在苦日子里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母亲呐!

    ⑨母亲教给我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积极快乐地努力向上,生活的泥点子里,也会沾着芬芳的花瓣。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村超”

杨素宏

①故乡贵州榕江县地处黔东南。四面锯齿般的大山犹如翡翠砌成的城墙,将榕江紧紧环绕,仿佛要将它秘密地呵护起来。县城北端的车江大坝是一片狭长盆地,寨蒿河川流不息。

②让人想不到的是,2023年夏天,一场场名为“村超”的足球赛事风靡全网,让偏远的榕江引得世人的空前关注。

③足球,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经由学校被引入榕江,从师生的脚下“传球”给广大民众,在当地渐成风气。小时候,我也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过“足球”。给“足球”打上引号,是因为那时小伙伴们不拘泥于足球、篮球或别的什么球,都放在脚下来踢。而秋冬季的干水田,则是榕江最特别的“足球场”。大家光着脚丫在田里奔跑,也不讲究什么踢球技巧,只要能把球踢进泥块垒成的“球门”,便是赢家。虽是近乎胡闹的玩法,却把对足球的热情实实在在地在我们心中种下

④如今,我虽远在成都工作,但作为与“村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口寨村人,一些熟人朋友去榕江调研“村超”之前,多会提前与我联系、问询。榕江“村超”火起来之后,我们一家也跟着“火”了起来。球赛的解说老师穿上了我幺妹亲手缝制的侗布衬衫;每逢赛事,在县移动公司工作的兄弟都要在现场负责保障实况转播;外地电视台到榕江录制“村超”专题节目,对担任“老男孩足球队”队长的表弟进行专访,还专门到家里拍摄……

⑤“村超”这把“火”,把我的故乡亮亮堂堂地映在世人眼前。“榕江”这个地名伴着“村超”的报道和直播,在网上随处可见。一句“‘村超’‘村晚’活力四射”,更让家乡父老争相传扬,倍感荣光。

⑥除了少年时的足球情缘,我对家乡的民间文艺也情有独钟。每每家乡有重大文艺活动,乡亲们总会把我叫回去参加。2018年冬天,家乡举办牛腿琴歌节,我也专程赶了回去。热闹的会场上,我听到乡亲们议论:如果能把我们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表演融入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中,那该多好啊!我当时只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却没想到这个好点子很快就在“村超”会场“落地”了。当身着本地特色服装的月寨村啦啦队,把琵琶歌伴唱的“农具走秀”节目呈现在球场中时,整个球场沸腾了起来……在球赛中场间隙进行地方特色文艺表演,这一策划获得了远超预想的巨大成功。远道而来的外地观众对此赞不绝口,“足球,我们在哪都能看到,但如此奇妙的地方文化展演,却是在别的球赛里看不到的。榕江的‘村超’真是独树一帜啊!”

⑦去年9月中旬,我利用休假时间回老家看“村超”。虽然这一轮比赛的正式名号是“美食足球友谊赛”,但大家仍习惯叫作“村超”。这次,来自上海、贵州、广西等地的多支球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彩比赛。轮到“贵阳月饼队”和“桂林米粉队”上场时,已是晚上9点,但球员们仍精神抖擞、劲头十足。场内数万名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足球不夜城。比赛间隙的文艺表演更是把赛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我牵着六岁侄儿的小手,站在球场边的看台上,看他妈妈所在的琵琶歌队与来自桂林的“刘三姐”们热情表演,观众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情此景,令我心潮彭湃

⑧“村超”为故乡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热闹和快乐,也点燃了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幺舅的小女儿同许多榕江人一样,借看“村超”的热潮,一边下地护理果树,一边穿戴上当地特色服饰,在“村超”现场当起了主播,将自家地里生产的农副产品卖到各地。赚来的钱修起了农家小别墅,买上了小轿车,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⑨行走在熟悉而温馨的故乡,感受着新奇而热闹的赛场,我感慨万千。我在外兜兜转转四十多年,曾经的懵懂少年已然两鬓斑白。但我心中一刻不曾忘的故乡,却在时代春风里焕发出新的青春模样。充满激情的故乡“村超”,仿佛一把在我胸中燃烧的火,把故乡与我的生命更亲密地系在一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