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燃烧既可引起温室效应,又可产生酸雨
B、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大量排放是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的主要原因
C、
开发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但解决不了酸雨问题
D、
种植大量吸收SO
2
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
举一反三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图.
1995年《中国环境公报》把巢湖定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每年夏季部分湖区常出现蓝藻大爆发,形成水华.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后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层蓝绿色具有腥臭味的浮沫.下列有关蓝藻和水华的叙述错误的是( )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