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bj】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材料: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8—19世纪 |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述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
|
19世纪 |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
20世纪初 |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
20世纪30—40年代 |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作答,也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
材料一:中外历史大事记——1919年(部分)
4月 |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
5月 |
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5日,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载于《新青年》6卷5号 |
|
6月 |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
——整理自《历史》必修等资料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强烈要求美英等国立即无条件废约。1942年10月5日,蒋介石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同美英一样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国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而不必等到战后。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美英政府于1942年10月10日通知中方,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旧约订新约。
——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