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出现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集资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19世纪70年代,受西方有价证券及其交易的影响,上海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其发行的股票成为近代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首开了中国有组织的华商证券市场的先河。1895年以后,随着一大批近代企业和银行的创立,华商股票的发行量大幅度增加。近代中国的证券交易,缺乏相应的规范交易规则,成交的价格往往视外商证券行情而定,投机现象明显。

——据《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等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兴起的历史背景,简要评价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和特点。
举一反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李宗仁等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口号,开始了经营广西策略。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即“自治、自卫、自给”,以村为自治单位,实行村治。在推行村治过程中独创“三位一体”制:一个是崭新的创造的基层政治制度,一个是实现民权主义最具体的办法——村街民大会,一个是具有战斗性的组织和训练的民团。基层自治组织依托民团,实际上既作为政治动员的手段的同时也带有军事动员的意味。……这结束了广西乡村社会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过去历代王朝统治未曾到达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也都建立了乡村“政权机关”。

——摘编自侯晓光《村民自治研究:基于清末民国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比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曾尝试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利用在江西等省进行“剿匪”的契机,国民政府制订了以“业权发还原主、农民得有田耕”为原则的土地改革政策,试图通过兼顾地主和农民双方的利益,维护社会基层稳定,对抗和“围剿”中共。1932年10月6目,国民政府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训令豫、鄂、皖各省政府“凡经赤匪实行分田之县或乡镇,于收复后处理土地及其它不动产所有权之纠纷,及办理一切善后事宜,得设农村兴复委员会”,并规定该委员会“处理被匪分散之田地及其他不动产所引起之纠纷,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为原则”。而乡镇公有荒地则由农村兴复委员会管理,按计口授田标准分给农户。此外,该条例还在减免田租、农业借贷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国民政府完全否定共产党的土改办法,坚决反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口分田、废除土地私有制。蒋介石曾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效法中共“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土地改革,提出“今日中国之土地……不患地主把持……土地经营及整理问题,实更急于分配问题……关于土地分配,自应特辟和平途径,以渐进于耕者有其田”。

——摘编自费钦涵《南家国民政府渐进式土地改革放策的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表、人工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

——《十问未来之中国》,刊载于1929年上海《生活周刊》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